您的位置 主页 正文

什么是生物安全事故?

一、什么是生物安全事故? 生物安全,简单说,就是生物体对其他生态环境因素,尤其是对我们人类是否安全,一般特指生物体经过基因工程改造后对人是否还依然安全。 生物安全这

一、什么是生物安全事故?

生物安全,简单说,就是生物体对其他生态环境因素,尤其是对我们人类是否安全,一般特指生物体经过基因工程改造后对人是否还依然安全。

生物安全这个词汇最多出现在关于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争论中,其他的比如生物引种等也需要评价其生物安全性。

我们知道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经过千万年的相互竞争相互影响,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均衡状态,各个物种在他们原本的生活区域内相生相克,不会出现某一物种突然占据优势,对其他物种全面压倒克制的情况;可是由于我们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施加了越来越多的影响,使得某些物种的生活环境、区域等发生大的变化,使得这种平衡被打破,就是破坏了生物安全性。

典型的生物安全的负面案例就是越来越多的生物入侵,比如发生在我国的水葫芦、福寿螺、紫茎泽兰、马缨丹等都是著名的生物安全事件。

还有高科技的产物,各种转基因作物,他们也都有着各种潜在的生物安全风险,因此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各方面热烈的争论。

二、什么叫生态风险评价?其程序如何?举例说明?

生态风险评价 小论文(一)

几个关于评价的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在一项工程动工兴建以前对它的选址,设计以及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和建成投产、退役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估和预测。1969年,美国首先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并在《国家环境政策法》中定为制度。随后,日本、加拿大、英国、瑞典、澳大和亚、法国等也陆续推行。中国200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必须提出对环境影响的报告书。这种制度要求根据区域环境特征,即根据气象、地理、水文、生态等条件,对工业区、居民区、公用设施、绿化地带作出环境影响评价,以便为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质量评价(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

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哉内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和预测。按时间因素可分为环境质量回顾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预断评价)。

环境风险评价(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项目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达到可接受水平、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最小。

环境风险评价应把事故引起厂(场)址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变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

评价内容包括风险识别及分析, 同类项目事故统计,风险标准体系 ,最大可信事故及源项,后果计算及风险评价,风险管理及减缓风险措施,应急预案等。

生态风险评价(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环境风险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受一个或多个胁迫因素影响后,对不利的生态后果出现的可能性进行的评估,生态风险的最终受体不仅为人类自己,而且包括生命系统的各个组建水平(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乃至景观)并且考虑了生物之间的互相作用以及不同组建水平的生态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即风险级联)。目前主要引起原因可分为生态过程(转基因植物对人

体的副作用),生态入侵(云南滇他的水葫芦爆发事件),人为活动(城镇化过程)等三类情况。

生态风险管理(ecological risk management)是指根据生态风险评价(ERA)的结果,根据恰当的法规条例,选用有效的控制技术,进行消减风险的费用和效益分析,确定可接受风险

度和可接受的损害水平,并进行政策分析及考虑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决定适当的管理措施

并付诸实施,以降低或消除事故风险度,保护人群健康与生态系统的安全。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是生态风险评价的一个分支,它在区域尺度上描述和评价环境污染、人为活动或自然灾害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所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与单一地点的生态风险评价相比,它强调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所涉及的风险源和评价受体都有区域分异现象.

三、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国家生物安全战略部署,健全完善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机制,全面提高风险防控和治理能力,有效防范和应对生物安全风险,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贡献东胜工信和科技力量。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构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安全防线,有效化解生物威胁,不断提升全民生物安全意识和素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2.坚持风险预防。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构建风险防控制度,健全系统应急预案和处置机制,有效管控生物安全各类风险。

3.坚持分类管理。建立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分类完善的制度,加强各领域各类型生物安全管理,确保生物安全各方面可控、可防、可治。

4.坚持协同配合。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区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分工负责,加强联防联控,切实防范治理各领域生物安全风险。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完善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机制建设

1.建立完善生物安全应急机制。明确防控主体和治理责任,加强各领域应急准备、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强化军地联动应急演练,开展生物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应急救援和事后恢复等工作,增强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物资生产能力储备,支持培育医用防护服、口罩等医疗器械应急物资生产企业。

2.建立完善生物安全专家咨询机制。加强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和分领域、分行业技术咨询专家委员会建设,为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政策制定、项目建设、坚持预警、辅助指挥、事件处置等提供决策咨询和技术支撑。

(二)加强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和安全监管

1.建立完善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组织建立动物疫病预防、农作物病虫疫情、生物技术环境监测点建设,严格执行收集调查、分析评估、监测预警处理机制,发生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和不明原因的生物安全事件,组织开展调查溯源,确定事件性质,全面评估事件影响,提出意见建议。

2.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生物安全技术管控。严格执行国家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活动风险分类标准和名录,配合上级部门对在技术研究和开发活动中涉及生物安全的重要设备、已有或衍生出的特殊生物因子、临床研究使用的各类材料及设备和技术标准、环境释放相关实验的技术流程及评估标准等实施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分类管理。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对高危险敏感生物体、生物霉素、设备和技术的监管严防生物战及生物恐怖威胁。

(三)全面提高生物安全基础能力建设

1.加强生物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类实验室建设规范,配齐配足实验室设备、个人防护装备、提升生物安全实验室科研能力,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操作和管理规程,完善安全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进行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加强疾病系统实验室监测、监测、媒介生物鉴定能力建设,提升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加强仪器设备升级和生物安全防护能力建设,加大紧急救治中心等城市应急场所建设。

2.加强动植物疫情风险防控治理。建立动物疫情、生物技术环境安全监测网络,加强对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粮食安全、养殖业生产的动植物疫病检疫。加强染疫动植物、生物污染食品等隔离场所和无害化处置设施建设,推动输入性病媒生物监测、检测、鉴定和控制设施设备建设。制定完善野生动物疫病防控监测防控。

(四)加快提升生物安全科技创新建设

1.加强生物安全基础研究。按照国家部署,联合军地优势单位,组建生物安全领域专门化重点实验室并实施军事化管理,开展具有引领作用的军地、学科协同创新攻关。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生物安全防控、应急防控药品(剂)、生物安全相关实验室遴选等工作。

2.开展生物安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生物安全领域协同攻关机制,持续通过财政科技计划等渠道支持生物安全相关科研活动。针对传染病、人畜共患病、动植物疫情、输入性病媒生物、外来生物、转基因、农牧业种质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加强鼠疫、布病、口蹄疫等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药品、疫苗、检测试剂的研发与应用研究。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开展生物安全防御与管控、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安全实验室重要装备和原材料等技术攻关工作。

3.提升相关产业创新能力。着眼发展生物安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服务,促进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提升新发实定传染病研发储备能力。支持生物安全相关领城产学研优物单位提升生物安全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监测预警、配、诊断治疗数字化,提高生物安全信息化水平。

(五)培养壮大生物安全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专业人才培训和引进力度。加强生物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和生物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积极引进优秀学者、青年科技人才推动我区科学研究创新发展。支持我区科研院所在重大新发突发感染病、动植物疫情、外来物种入侵、人类遗传资源、微生物耐药、生物防御等重点领域,探索设置相关学科方向或专业。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统筹调度,推动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机制建设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

(二)压实主体责任。切实履行生物安全风险防控主体责任,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肃认真的态度抓好生物安全工作,确保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扎实有效开展生物安全工作。

(三)加强政策支持。加强生物安全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物资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力度,逐步提升全区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保障能力。

(四)加强督促检查。将生物安全防控和治理工作纳入维护国家安全绩效考核范畴,加强工作指导,适时对本方案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因责任不落实或措施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依纪依法依规提出问责建议。

四、生物识别是什么?

生物识别是一种通过识别生物特征来进行身份鉴定的技术。这些生物特征包括指纹、面部识别、虹膜识别、声音识别、掌纹识别和DNA分析等。生物识别技术与传统的身份验证方式相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便利性。生物识别技术可以用于各种场所,比如银行、机场、政府机关和公共场所等。可靠性高的生物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逐渐成为信息安全领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但同时,生物识别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风险,比如需要高昂的设备费用、样本数据保护风险、虚假识别等问题,需要科学家们不断改进和优化生物识别技术,以满足未来的识别需求。

五、“生物安全”的定义是什么?

生物安全指的是什么?

生物安全一般是指由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基于生物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人们提出了生物安全的概念。所谓生物安全,通常是指由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以及对它们采取的一系列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生物安全与公共卫生,社会稳定和国家战略安全有关。国际生物安全形势的发展正处于大动荡,大变革的重要转折点。从短期来看,生物安全风险通常是可控制的,但它们面临棘手的问题,例如生物攻击的威胁,新出现的紧急情况和双重用途技术风险。从长远来看,战略安全风险增加,迫切需要战略指导和技术突破。

六、解释一下生物安全的定义?

生物安全的定义

广义: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它是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国家社会、经济、人民健康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在这个定义中,与生物有关的因素是生物安全问题的主体,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是承载生物安全的客体。现实危害或潜在风险是生物安全的效应。

狭义:生物安全是生物性的传染媒介通过直接感染或间接破坏环境而导致对人类、动物或者植物的真实或者潜在的危险。

主要内容: 防范和控制生物危害必须通过技术和管理两种手段,一般而言,防范和控制生物危害的技术(也可称为“生物安全技术”),应属于生命科学的范畴,而防范和控制生物危害的管理活动则是生物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

七、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的依据?

市场评估及市场调查,风险估算。

八、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的内容有哪些?

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办法、标准、本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紧急事件的上报和处置程序、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生物安全操作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菌、毒、株及样本的收集、运输、保藏、使用、销毁、实验室的消毒与灭菌、感染性废物的处置、急救等。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