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体现了生物的哪些特征?
(Photosynthesis),即光能合成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或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或氢气)的生化过程。 CO2+H2O( 光照、酶、 叶绿体)==(CH2O)+O2 (CH2O)表示糖类 光合作用原料CO2+H2O 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氧气,糖类(葡萄糖) 氧气是呼吸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的产物
二、云闪付生物识别是什么意思?
云闪付生物识别,是指生物识别技术指静脉识别技术利用近红外线穿透手指后所得的静脉纹路影像来进行个人身份识别,其生物特征载体静脉血管位于手指内部,不会随年龄、生理、心理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也不会由于手指表面的磨损、干燥或潮湿带来识别障碍,因而识别精度高、速度快、且高度防伪
三、生物能的种类和特点是什么?
生物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一种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从广义上讲,生物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是独特的,它是贮存的太阳能,更是一种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可转化成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生物质能潜力很大,生物界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都有一定的能量,而把它作为能源利用的主要是农林业的副产品及其加工残余物,也包括人畜粪便和有机废弃物。生物质能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燃料。依据来源的不同,可以将适合于能源利用的生物质分为林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城市固体废物和畜禽粪便五大类。生物能具备下列优点:提供低硫燃料;提供廉价能源;将有机物转化成燃料可减少环境公害;与其他非传统性能源相比较,技术上的难题较少。但生物能也不是完美的,也有其缺点,例如:植物仅能将极少量的太阳能转化成有机物;单位土地面的有机物能量偏低;缺乏适合栽种植物的土地,有机物的水分偏多。
四、超声波有哪些基本特征和生物效应?
(1)机械效应:在超声波的作用下,生物组织将受到压力的作用,并产生速度和加速度方面的变化。
作用:
1)物质振动(按摩作用)。
2)容积变化(细胞浆流动,细胞质颗粒振荡、旋转)。
3)刺激细胞膜的弥散过程。
4)促进新陈代谢。
(2)温热效应:超声在生物组织中传播过程中,部分声能被生物组织吸收,转换为热能。
作用:热疗。
(3)理化效应:机械效应和温热效应会促发生物组织内的物理化学变化。
分类:
1)弥散作用:提高生物膜的通透性,促进物质交换。
2)触变作用:凝胶转化为溶胶状态,可软化肌肉、肌腱,用于关节炎的治疗等。
3)空化作用:气体或充气空隙的形成、发展和波动。
应用要求:较低频率;较高超声强度。
4)化学作用:主要有聚合和解聚作用,以及与炎症、修复过程有关的细胞、分子机制。
5)声流效应:发生在超声场中的宏观和微观稳定的液体涡流称为声流。超声波可以通过声流作用来促进对流传输过程,如:可促使细胞膜的可逆渗透和物质传输,从而有利于菌体细胞的生长和底物转化,但如果强度过大,则会对生物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
五、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特征各有哪些?
①核质与细胞质之间无核膜因而无成形的细胞核;
②遗传物质是一条不与组蛋白结合的环状双螺旋脱氧核糖核酸(DNA)丝,不构成染色体(有的原核生物在其主基因组外还有更小的能进出细胞的质粒DNA);
③以简单二分裂方式繁殖,无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
④没有性行为,有的种类有时有通过接合、转化或转导,将部分基因组从一个细胞传递到另一个细胞的准性行为(见细菌接合);
⑤没有由肌球、肌动蛋白构成的微纤维系统,故细胞质不能流动,也没有形成伪足、吞噬作用等现象;
⑥鞭毛并非由微管构成,更无“9+2”的结构,仅由几条螺旋或平行的蛋白质丝构成;
⑦细胞质内仅有核糖体而没有线粒体、高尔基器、内质网、溶酶体、液泡和质体(植物)、中心粒(低等植物和动物)等细胞器;
⑧细胞内的单位膜系统除蓝细菌另有类囊体外一般都由细胞膜内褶而成,其中有氧化磷酸化的电子传递链(蓝细菌在类囊体内进行光合作用,其他光合细菌在细胞膜内褶的膜系统上进行光合作用;化能营养细菌则在细胞膜系统上进行能量代谢);
⑨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核糖体散在于细胞质内,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70S;
⑩大部分原核生物有成分和结构独特的细胞壁等等。总之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要比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简单得多。
70年代分子生物学的资料表明:产甲烷细菌、极端嗜盐细菌、极端耐酸耐热的硫化叶菌和嗜热菌质体等的16S rRNA核苷酸序列,既不同于一般细菌,也不同于真核生物。此外,这些生物的细胞膜结构、细胞壁结构、辅酶、代谢途径、tRNA和rRNA的翻译机制均与一般细菌不同。因而有人主张将上述的生物划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之外的“第三生物界”或古细菌界。
与真核生物的种类相比,已发现的原核生物种类虽不甚多,但其生态分布却极其广泛,生理性能也极其庞杂。有的种类能在饱和的盐溶液中生活;有的却能在蒸馏水中生存;有的能在0℃下繁殖;有的却以70℃为最适温度;有的是完全的无机化能营养菌,以二氧化碳为唯一碳源;有的却只能在活细胞内生存。在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中,有的放氧,有的不放氧;有的能在pH为10以上的环境中生存,有的只能在pH为1左右的环境中生活;有的只能在充足供应氧气的环境中生存,而另外一些细菌却对氧的毒害作用极其敏感。有的可利用无机态氮,有的却需要有机氮才能生长;还有的能利用分子态氮作为唯一的氮源等。
原核生物乃拥有细菌的基本构造并含有细胞质、细胞壁、细胞膜、以及鞭毛的细胞。
原核生物的呼吸方式:
原核生物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有的原核生物,如硝化细菌、根瘤菌,虽然没有线粒体,但却含有全套的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这些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膜上,因此,这些细胞是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的。有的原核生物如乳酸菌、产甲烷杆菌等,没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因此,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总之,大多数原核生物能进行有氧呼吸。
原核生物的基因组成:
原核生物基因分为编码区与非编码区。
编码区与非编码区的定义及位置:
所谓的编码区就是能转录为相应的信使RNA,进而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也就是说能够编码蛋白质。非编码区则相反,但是非编码区对遗传信息的表达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在非编码区上有调控遗传信息表达的核苷酸序列。
非编码区位于编码区的上游及下游。在调控遗传信息表达的核苷酸序列中最重要的是位于编码区上游的RNA聚合酶结合位点。RNA聚合酶是催化DNA转录为RNA。,能识别调控序列中的结合位点,并与其结合。
原核生物的细胞骨架: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细胞骨架仅为真核生物所特有的结构,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它也存在于细菌等原核生物中。
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在细菌中发现的FtsZ、MreB 和CreS 依次与真核细胞骨架蛋白中的微管蛋白、肌动蛋白丝及中间丝类似。FtsZ 能在细胞分裂位点装配形成Z 环结构,并通过该结构参与细胞分裂的调控;MreB能形成螺旋丝状结构,其主要功能有维持细胞形态、调控染色体分离等;CreS存在于新月柄杆菌中,它在细胞凹面的细胞膜下面形成弯曲丝状或螺旋丝状结构,该结构对维持新月柄杆菌细胞的形态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