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正文

如何看待智慧社区建设运营指南?

一、如何看待智慧社区建设运营指南? 社区日常工作中常会接触到许多来自各个渠道的杂乱信息,而智慧社区服务可以将这些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处理,帮助工作人员更加高效地进行社区

一、如何看待智慧社区建设运营指南?

社区日常工作中常会接触到许多来自各个渠道的杂乱信息,而智慧社区服务可以将这些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处理,帮助工作人员更加高效地进行社区管理、完成社区工作。

山海鲸可视化是一款在数据接入能力、3D渲染能力、数据安全方面非常优秀的软件,能够轻松打造炫酷的智慧社区数字孪生大屏。

山海鲸可视化专注于数据可视化大屏应用,不仅通过自研 3D数字孪生引擎实现了可以媲美游戏引擎的视觉效果,而且针对数字孪生的应用场景进行了深度优化,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选择。

山海鲸可视化还是一款C端软件,所有数据都保存在用户本地,无需私有化部署就能保证用户数据安全。

如有需要可以进入官网(www.shanhaibi.com)进一步了解。

https://www.zhihu.com/video/1531225130092580864

二、深圳 建设智慧城市

深圳——中国一座现代化城市的典范,以其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而闻名。近年来,深圳在建设智慧城市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展,成为全国范围内的引领者。本文将介绍深圳在建设智慧城市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一、智慧交通

深圳作为中国最先进的城市之一,致力于应用创新技术改善交通状况。在智慧交通领域,深圳引入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了交通信号的智能控制和优化。通过智慧交通系统,深圳有效减少了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提高了交通效率。

另外,深圳还推出了电动车共享系统,鼓励市民使用环保交通工具。通过智能锁和移动支付技术,市民可以轻松地租用电动车,并在需要时随时归还。这种创新的交通解决方案不仅提升了城市出行效率,还减少了空气污染。

二、智慧治理

深圳的智慧城市建设不仅关注城市交通,还注重城市治理的智能化。通过建立智慧监控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平台,深圳加强了城市安全管理和危机应对能力。监控系统利用高清摄像头、人脸识别等技术,帮助警方实时监控城市,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威胁。

此外,深圳还建立了智慧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噪音水平等环境指标。市民可以通过手机应用获取这些环境数据,以便做出健康的生活选择。

三、智慧生活

深圳的智慧城市建设还为市民提供了更便捷的生活方式。通过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技术,市民可以享受智能公交、智能停车等便利服务。此外,深圳还推出了智能家居系统,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家中的灯光、电器等设备。

在医疗领域,深圳也引入了智能健康管理系统,包括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健康数据分析和个人健康管理应用。市民可以使用智能手环、血压计等设备自行监测身体健康状况,并将数据上传至云端进行分析,获取个性化的健康建议。

四、深圳的成就与未来展望

深圳在建设智慧城市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榜样。通过应用创新技术,深圳成功解决了城市交通、治理和居民生活等方面的问题,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

未来,深圳将继续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云计算等领域持续创新,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智能化水平。深圳将用智慧城市的发展成果,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和可持续的生活环境。

作为一座现代化城市的典范,深圳的智慧城市建设不仅对中国,而且对全球都具有重要意义。深圳展示了一个现代城市如何应用创新技术解决城市发展和社会问题的典范。相信在未来,更多的城市将借鉴深圳的经验和做法,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步伐。

*Above content generated by OpenAI's GPT-3 model.*

三、智慧城市助力深圳建设

智慧城市发展是当今社会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一直处于智慧城市建设的领先地位。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为深圳未来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智慧城市的概念与特点

智慧城市是指利用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思维,以城市为载体,通过信息网络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和运营。智慧城市的特点包括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人性化等。

智慧城市助力深圳建设的重要意义

智慧城市建设对深圳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智慧城市建设可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高政府效率,为城市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其次,智慧城市建设可以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再次,智慧城市建设可以改善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增强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

深圳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和进展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深圳已经建设了智慧交通系统、智慧能源系统、智慧医疗系统、智慧教育系统等一系列智慧城市应用平台。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应用,深圳的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功。

深圳智慧城市建设的挑战和机遇

然而,深圳智慧城市建设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信息安全隐患、数据融合问题、跨部门协作障碍等。同时,深圳智慧城市建设也正处在前所未有的良机之中,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科技企业的加大投入,深圳智慧城市建设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深圳智慧城市建设的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深圳将继续致力于智慧城市建设,不断完善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环保等领域的应用,打造更加智慧、宜居、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同时,深圳还将加大对人才引进、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四、深圳智慧城市建设

深圳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热点话题。作为中国领先的创新科技中心,深圳以其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开放的市场环境,致力于打造智能化、信息化的城市生态系统,以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管理的效率。

深圳领先全球的智慧城市建设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从城市规划、交通管理、公共服务、能源利用等各个方面加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智慧化的技术手段,深圳改善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共服务水平。

在城市规划方面,深圳以其创新的城市设计理念成为全球典范。通过数字化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深圳实现了城市基础设施的高效建设和管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在交通管理方面,深圳引入了智能交通系统,通过智能信号灯和交通监控设备来改善交通流量和交通安全。

深圳的公共服务也实现了智能化和信息化。市民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获取城市各种公共服务信息,如公共交通、医疗服务、教育资源等。此外,深圳还推出了智能城市卡,使市民可以通过一张卡片完成各种支付和身份验证,方便了市民的生活。

深圳智慧城市建设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深圳智慧城市建设对市民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市民可以享受到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通过智慧技术,市民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各种公共服务信息,加快办事效率,提高生活品质。

其次,深圳的智慧城市建设改善了交通流量和交通安全。智能交通系统和实时交通信息的提供使市民能够更好地规划出行路线,减少了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这不仅改善了市民的出行体验,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深圳的智慧城市建设也促进了市民的参与度和自治能力。通过智能化的城市管理平台,市民可以参与城市规划和管理的决策过程,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市民不再是被动接受城市决策的对象,而是城市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深圳智慧城市建设的挑战和前景展望

尽管深圳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是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的个人和城市数据被收集和使用。如何保护数据隐私和确保数据安全成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问题。

其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可持续性问题。智能化的设施和系统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如果能源利用不合理,就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深圳需要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注重节能和环保,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深圳智慧城市建设的前景仍然十分广阔。深圳将进一步加大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投入和支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的融合。未来,深圳有望成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领导者,为其他城市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五、深圳智慧校园建设规划

深圳智慧校园建设规划已成为教育界和科技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化设备的普及,人们对于教育模式的改革和校园管理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圳市教育局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提出了深圳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旨在推动校园的信息化、智能化和创新化,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和服务,培养更优秀的人才。

智慧校园的定义和目标

所谓智慧校园,就是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各个校园内部的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化、智能化整合,提升校园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教学和生活服务。

深圳智慧校园建设规划的目标是:

  • 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师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教学工具和资源。
  • 提升校园管理水平:通过智能化设备和系统,实现对校园资源、设施、设备的精细管理和监控。
  • 优化教学环境:打造现代化、智能化的教室和实验室,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科研条件。
  • 推动教育创新: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拓展教学方式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 提高教育质量:通过智慧校园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深圳智慧校园建设的关键内容

深圳智慧校园建设规划包括以下几个关键内容:

一、校园信息化建设

通过建设统一的校园信息平台,实现对校园内各项管理系统的集成、共享和管理。包括学生信息管理、教务管理、教师管理、设备管理等。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办公效率,减少重复劳动,为教师和管理人员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

二、智能化设备应用

在深圳智慧校园建设中,将智能化设备广泛应用于校园各个领域。比如,在教室中使用智能投影仪和互动白板,实现多媒体教学;在实验室中使用智能实验设备,提高实验效果和安全性;在图书馆中使用智能借还书系统,方便学生借阅图书等。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将为校园教学和管理提供更多便利和支持。

三、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

通过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库,集中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电子图书等。通过网络和移动设备,学生和教师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四、校园网络建设

深圳智慧校园建设离不开快速稳定的网络支持。在校园内建设高速的校园网络,实现全覆盖和无死角,确保学生和教师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畅通无阻地使用校园网络资源。

五、安全保障机制建设

智慧校园建设中,安全保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建立健全的校园信息安全体系,保护校园内各项数据和隐私的安全,防止信息泄露和网络攻击。此外,智慧校园建设还应注重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网络安全意识。

智慧校园带来的好处

深圳智慧校园建设将给教育教学和校园管理带来许多好处:

  • 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多媒体教学和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 提升教师教学质量:智慧校园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工具和资源,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育能力。
  • 加强校园管理:通过智能化设备和信息化系统,实现对校园资源和设施的精细管理,加强校园安全管理。
  •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创新的教育方式和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 推动教育创新:智慧校园为教育教学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推动了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总之,深圳智慧校园建设规划将为深圳教育事业带来全新的变革和发展。通过信息化、智能化和创新化的手段,改善了教学环境和服务,提高了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培养了更多具有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六、深圳智慧城市法规建设

深圳智慧城市法规建设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慧城市已经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作为中国的先行者,深圳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智能化、信息化的浪潮下,深圳不仅加快了城市建设的速度,也注重了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以推动智慧城市的稳步发展。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一直致力于打造自身成为一个创新型城市。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兴起,深圳积极探索智慧城市建设的途径,不断探索创新的法规机制,以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在深圳智慧城市法规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和单位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以便更好地指导和规范智慧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法规的建设和完善,不仅需要立法者的智慧,更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参与,以促进智慧城市法规的全面覆盖和实施。只有在法规建设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智慧城市建设才能更加稳健有序地推进。

智慧城市建设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但不限于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环保、智能教育等多个方面。为了更好地推动深圳智慧城市法规建设,相关部门应当全面分析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立足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法规框架,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法规支持。

深圳智慧城市法规建设需要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结合深圳的地方实际,量身定制适合深圳市的智慧城市法规。只有在国家政策和地方法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情况下,深圳智慧城市建设才能真正驶入快车道,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典范。

在推动深圳智慧城市法规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和沟通,形成合力,推动法规的顺利实施。只有通过各方共同的努力,才能真正地构建起符合深圳实际的智慧城市法规体系,为深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总的来说,深圳智慧城市法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和协调。只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深圳的智慧城市建设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七、新型智慧城市深圳建设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各地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窗口城市,深圳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始终走在前列。

新型智慧城市的概念和特点

新型智慧城市是指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ICT)来提升城市运行和管理效率,改善居民生活品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其核心在于智能化、信息化和绿色化的城市建设。

新型智慧城市的特点包括:

  • 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和服务
  • 数据驱动的决策和管理
  • 便民利民的公共服务
  • 环保节能的城市运行

深圳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城市,一直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新型智慧城市。在城市建设中,深圳注重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城市管理三者的有机结合。

在智能化基础设施方面,深圳已经建设起了涵盖交通、能源、环保、医疗等领域的智慧系统。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城市运行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在数据驱动的决策和管理上,深圳大力推进开放数据平台建设,实现政务数据的共享和开放。政府部门和企业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更好地了解城市运行状况,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便民利民的公共服务方面,深圳倡导“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政府服务向网上转移。居民可以通过手机App随时随地办理证件、缴费、预约等服务,极大地提升了政府服务的便捷性。

在环保节能的城市运行方面,深圳提出了“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的理念,通过建设智慧能源系统、推广新能源汽车等措施,致力于降低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中国城市建设的排头兵,深圳将继续加大力度,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不断创新。

在未来,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多智能化的城市设施和服务,更加高效便捷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更加环保节能的城市运行,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舒适。

总的来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市民共同参与,携手推动。而深圳作为中国城市建设的典范,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迈入新的阶段。

八、深圳建设智慧教育城市有哪些优势?

一,科技优势,深圳在电子信息和互联网有大量的高科技企业,软硬件技术都十分突出。

二,资本优势,深圳是区域金融中心,金融活力强,有良好的资本运作市场和强大的金融运作能力。

三,人员优势,深圳是个年轻而有活力的城市,深圳市民大多是外地年轻的高素质优质人才,深圳人员构成也以年轻人为主,深圳人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

四,创新优势,深圳是座创新型城市,也是世界设计之都,有着极强的创新能力和突破思维。

五,政策优势,深圳是国家先行示范区,政策上有很强的自主能力。

九、深圳建设智慧城市的优势有哪些?

建设智慧城市是需要硬件和软件基础的。深圳的基础比较好,优势明显。

深圳的经济基础,财政基础比较好,有数百家上市公司,每年为深圳贡献的财税过万亿。深圳有经济条件来建设智慧城市。

深圳的大众社会社会比较成熟,大众素质比较高。智慧城市的科技含量比较高,需要社会大众的素质和科技的应用能力能匹配得上。

深圳的技术基础比较优异,各种科技企业他科技人才比较丰富。建设智慧城市需要大量的科技企业参与,也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共做出贡献。深圳在这方面优势比较明显。

深圳现有的城市建设基础比较好。智慧城市的建设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比较高,深圳作为科技型城市和全球科技中心具有较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十、如何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如何开展智慧校园建设?

自“智慧地球”概念提出以来,以“智慧”冠名的词条逐渐风靡全球并进入大众视野,如智慧城市、智慧港口、智慧园区等等。延伸至教育领域,智慧校园成为各高校不懈追求的目标和旗帜。那么,智慧校园到底是什么?“智慧”二字在校园中如何体现和识别?现阶段智慧校园的建设当中,哪些技术是需要大家着重关注的?人工智能(AI)的崛起给智慧校园的建设和规划带来了哪些启示?目前智慧校园建设主要面临哪些难点和挑战?未来如何规划?

针对这些问题,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化推进办公室、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姜开达上海纽约大学信息技术部主任常潘,大连外国语大学信息技术中心主任李富宇 进行了深入探讨。

01 校园“智慧”体现在“千人千面”

“智慧校园是一个通过更好地利用空间模型和数字技术实现数据驱动、决策和研究协作的技术增强型校园,能为广大师生、研究人员、后勤和教学辅助人员以及访客提供丰富的个性化体验。”上海纽约大学信息技术部主任常潘表示,“智慧校园”中的“智慧”二字主要体现在数字化进程中是否催生了新型的教学、运营和管理模式,是否促进了学校运营效率的提高以及战略决策、价值观念的转变。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姜开达表示,智慧校园是在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持续深化的过程和不断发展的新状态,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智能服务的广泛提供为主要特征。智慧校园建设要以人为本,提供更高的灵活性和个性化,让师生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智慧校园的“智慧”要体现在千人千面,而不是千篇一律,适应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应用场景,提供个性化的智能服务。

大连外国语大学信息技术中心主任李富宇认为,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的一种进阶形态,是学校信息化建设中的长期愿景。他认为,智慧校园应具备五个要素:一是泛在连接、算力充沛、安全可信的智慧校园基础设施,二是全面感知、虚实融合、互动便捷的智慧教学环境,三是模态多样、链接互通、智能推荐的智慧教学资源,四是决策科学、资源优化、执行高效的智慧管理,五是以人为本、流程精简、响应快速的智慧服务。

另外,李富宇表示,智慧校园的框架很大,其“智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虚实融合。虚实融合的智慧校园打破了教与学的时空限制,形成了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泛在学习新形态。而且虚实融合的智慧校园打通了虚拟校园和物理校园,实现了对校园全域感知和运行监测的智能分析、研判和决策,从而更高效、更便捷地去管理校园。

第二,个性化学习。现在的教育制度因服务于工业革命以来的大规模工业生产,所以统一课表、统一授课内容、考核方式等等的教学模式,早已与当前的信息时代,尤其是目前面临的人工智能时代严重脱节。他认为:“现有的智慧校园,应该重塑教学模式,为大规模的个性化教育提供一种变革的力量。”

在调研和采访中,我们发现,当前智慧校园的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部分走在前列的学校也仅仅在新建或改造的楼宇中考虑了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监控,而既定流程的自动化升级牵涉方方面面的改动,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李富宇指出:“目前的校园状态还没有完全具备上述五个要素,所以只能称作‘数字校园’。”

假如理想中的智慧校园满分是10分,三位信息化工作者给出的分数基本都在5分上下。

常潘表示,理想中的智慧校园应能够为师生提供便捷、舒适、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供个性化的课程、生活及兴趣安排,为所有在校人员及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类人员提供简捷、易用且稳定的各类应用服务;通过数据收集、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分析为教学、管理、决策人员提供高度数字化、可视化的数据及报表服务,对各类潜在问题能够提前预警,最终促进教学、科研及管理效率的提升并有效降低学校的能耗及运行费用。

对此,姜开达表示,理想中的智慧校园能够显著提升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效能,校园各项资源也都因此得到更合理的配置和更充分的使用。例如,学生可以便捷获得各类数字化资源;教师教学不再只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能根据不同学生的特长和潜力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科研人员能够充分减负并将主要精力用于科研工作;管理人员成为流程优化者、业务创新者,而不仅仅是信息系统的使用者......当前的智慧校园离理想中的智慧校园还有差距,且各地各校差异很大。

02 将理想智慧校园照进现实

虽然现实中的智慧校园和理想中的智慧校园存在差距,但是想让理想中的智慧校园照进现实也并非无迹可寻。“智慧校园的建设,应遵循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提出的‘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示范引领、安全运行’理念,把业务应用摆在优先突出位置,以应用需求驱动平台建设,加强内容建设和运营维护,切实为师生提供能用好用的数字化资源。”姜开达表示。

在调研和采访中,我们发现,要想将理想中的智慧校园照进现实,将这段“马拉松”缩短至“百米冲刺”,可先从以下三个关键词抓起。

第一,融合共享。姜开达表示:“智慧校园建设要关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深度融合,形成一批卓有成效的数字化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推动科研管理的数字化转型;要推动校园信息系统整合共享,通过统一门户和办事大厅建设,把网站和系统数量显著降下来,同时持续优化用户的使用体验。”

上海交通大学建设“交我算”平台,在国内高校率先开展依托校级计算平台的教学支撑服务,提出并实施了“专业课程与计算深度融合”的课程教学新做法,通过组建校级计算教学团队,与专业课教师重构专业课程、共同授课,把按需定制的计算知识融入具体课程。

第二,夯实基础。李富宇表示,数字校园也好,智慧校园也罢,首先必须要做好长远规划,有一个基础支撑能力的保障。目前来看,全光网络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都能够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而且是可扩展的。学校在进行下一步WiFi6、WiFi7等的升级时,也不必考虑布线等问题,只需对前端设备进行更换。而且“光进铜退”大势所趋,也符合国家的建设趋势和要求。

大连外国语大学于2022年大规模采用以太全光网无线方案,对4600余间学生宿舍和200余间办公室进行了无线全光网的改造和升级,满足了网课期间学生在宿舍内的大部分需求,获得了师生的广泛认可。

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常潘也表示,学校建设高可用、高带宽、高安全、高密度的校园有线及无线网络系统,以及无死角的5G网络覆盖系统,能够支持大规模的物联网设备接入。师生能够随时随地安全、快速地访问各类授权资源,远程用户能够通过5G专网、包含多因素认证的VPN或零信任安全架构快速进入校园内网,进行远程办公、在线学习等。

第三,数据说话。姜开达表示,智慧校园建设要建立校园数据立交桥,通过典型应用来驱动学校数据治理和跨部门数据合规共享,最终实现“数据说话、数据评价、数据决策”。上海交通大学自研数据交换平台,搭建大数据分析系统,支持数据快照和历史时点回溯,有效支撑统计报表生成和历史对比分析;完善数据在线申请审批流程和开放API接口,提供安全可靠的共享使用渠道;与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合作拓展政务数据使用场景。

03 人工智能带来新契机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诞生与崛起,预示着未来知识的获取将更加容易和便捷,传统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将不能适应未来教学和社会的需要。”姜开达表示,未来教育应更加注重思维能力、辩证能力、探索实践能力、资源利用能力、快速学习能力和使用AIGC能力等方向的培养。

他表示,人工智能将催生多种辅助工具,如学习助手、教学助手、科研助手、管理助手等应用于校园各项事务中,同时可以用于校园各类设备资源的智能分析和优化调配。但是好的教学是个性化的,需要通过言传身教、人格魅力的感召,最终实现用一个灵魂去点亮另外一个灵魂,这些是通用人工智能所无法实现的。

上海交通大学使用人工智能提升校园智慧化水平,如新老学生在校内任何地点用手机动态AI人脸验证,即可自助完成报到注册;光盘打卡行动鼓励师生拍照餐盘上传AI智能识别,倡导树立国家粮食安全观、养成勤俭节约好习惯;推广语音识别和文字识别应用,提升学习和办公效率;使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应用于财务、规划统计等多个业务部门。

常潘表示,ChatGPT作为强大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智慧校园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ChatGPT的对话功能可使其作为智能机器人来回答师生问题。通过语料训练,ChatGPT能够为师生提供7×24的服务,给出已知问题的答案。

在正确使用的前提下,随着ChatGPT的逐步强大,甚至可以作为学生的辅助导师,为学生提供学业及生活上的指导。当然,ChatGPT也为智慧校园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此之前,人类社会历经收音机、电视机、手机、因特网等多种新生事物的冲击,每次新事物的诞生都将催生新型的生活与学习方式。ChatGPT作为又一个新生事物,鞭笞着人们不能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化时代继续以陈旧的思维来规划学校的未来,而应充分运用新技术,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李富宇认为:“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诞生的意义可比肩‘互联网时刻’,甚至可以达到像马化腾说的电力发明的高度。”他表示,在新一代的AI诞生之前,AI领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瓶颈期。

ChatGPT的诞生,使AI和人的关系从辅助变成了协作。对教育领域而言,新一代的AI可以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重要的能力支持。以个性化教学为例,新一代AI通过不断演进,将来完全可以做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一对一的学习方案,并且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而且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AI能够及时通过测量和反馈,为每个人提供最合适的学习内容。同时,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应用,AI系统也会得到持续的优化和迭代,变得越来越精准。这会给高校教学模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04 智慧校园建设的挑战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虽然为智慧校园的建设打开了崭新一页,带来了新的灵感。但是,“现在的校园只是遵循原有的教学和管理模式,辅之以相应的技术手段,并没有体现出真正的‘智慧’。”李富宇表示。所以,在当前教育“十四五”规划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智慧校园建设还需突破以下难关。

一是流程再造与部门协同。常潘表示,智慧校园建设需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自动化流程,涉及多个职能的流程优化或彻底改变现有流程,这需要学校成立强有力的工作小组逐步推进。新的流程制订后,教职工及管理人员可能需要改变现有处理问题的方式,同时新的用户界面及流程对用户的接受度也是一种考验。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的一个误区就是建设的系统并没有从用户的需求及使用角度出发,为了支持大而全的复杂功能使系统的易用性大大降低,背离了建设的初衷。

二是数据治理。“数据作为所有业务流转和决策支持的基础,如何进行标准化和交换共享成为挑战。”姜开达表示,基于数据的个性化教学、科学化评价、精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精准化科研等,将对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推动学校科学管理具有潜在的巨大推动作用。

推广典型数据应用,有利于获得业务使用部门的支持,当其有了获得感之后,有助于其部门数据资源目录的梳理和权威数据源的确认。建立易用的数据分析平台,提供低门槛的BI可视化分析工具,挖掘数据的核心潜能,为教育科学决策提供支持,有助于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是教学评价。李富宇表示,教育的目的是“育人”,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也是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理想化的教育评价是为学生提供全过程、个性化的实时反馈。但是现阶段,只能采用类似于考试的一种结果性的教育评估方式。如果有满足条件的新一代AI出现,学校也可以利用AI进行个性化组卷,还可以利用AI分析学生在每个学习节点上的数据,然后实时反馈给学生,从而实现学习全过程、多元化的教育评价。

大连外国语大学目前正在搭建一些开源的、本地的大数据模型,同时也在尝试利用新一代AI为学校教学和管理提供一定的支撑和帮助。

四是资金和团队建设。常潘表示,建设智慧校园需要更改现有应用系统,部署大量的传感器,这就要求建立健壮、高速的有线、无线网络,当然5G的支撑也必不可少,这些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同时,建设智慧校园需要各类人才及全方位的知识体系,所以需要组建专家团队及具体实施的技术人员队伍。

来源:《中国教育网络》2023年6月刊

编撰:陈永杰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