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x波段相控阵雷达与s波段雷达区别?
雷达波段代表的是发射的电磁波频率(波长)范围,非相控阵单雷达条件下,高频(短波长)的波段一般定位更准确,但作用范围短;低频(长波)的波段作用范围远,发现目标距离大。
S波段雷达一般作为中距离的警戒雷达和跟踪雷达。
X波段雷达一般作为短距离的火控雷达。
迄今为止对雷达波段的定义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较老的一种源于二战期间,它基于波长对雷达波段进行划分。它的定义规则如下:
最早用于搜索雷达的电磁波波长为23cm,这一波段被定义为L波段(英语Long的字头),后来这一波段的中心波长变为22cm。
当波长为10cm的电磁波被使用后,其波段被定义为S波段(英语Short的字头,意为比原有波长短的电磁波)。
在主要使用3cm电磁波的火控雷达出现后,3cm波长的电磁波被称为X波段,因为X代表座标上的某点。
为了结合X波段和S波段的优点,逐渐出现了使用中心波长为5cm的雷达,该波段被称为C波段(C即Compromise,英语“结合”一词的字头)。
在英国人之后,德国人也开始独立开发自己的雷达,他们选择1.5cm作为自己雷达的中心波长。这一波长的电磁波就被称为K波段(K = Kurtz,德语中“短”的字头)。
“不幸”的是,德国人以其日尔曼民族特有的“精确性”选择的波长可以被水蒸气强烈吸收。结果这一波段的雷达不能在雨中和有雾的天气使用。战后设计的雷达为了避免这一吸收峰,通常使用比K波段波长略长(Ka,即英语K-above的缩写,意为在K波段之上)和略短(Ku,即英语K-under的缩写,意为在K波段之下)的波段。
最后,由于最早的雷达使用的是米波,这一波段被称为P波段(P为Previous的缩写,即英语“以往”的字头)。
该系统十分繁琐、而且使用不便。终于被一个以实际波长划分的波分波段系统取代,这两个系统的换算如下。
原 P波段 = 现 A/B 波段
原 L波段 = 现 C/D 波段
原 S波段 = 现 E/F 波段
原 C波段 = 现 G/H 波段
原 X波段 = 现 I/J 波段
原 K波段 = 现 K 波段
X波段的是必须得安装的,因为对SART能反射信号的是X波段的雷达,小船一般只要安装X波段的就够了,大船考虑到量程问题,还会安装S波段。
二、s波段雷达探测范围?
S波段2 - 4 GHz 波段长度距离150.00 - 75.00 mm 一般探测距离500公里
S波段是雷达一般作为中距离的警戒雷达和跟踪雷达
雷达波段代表的是发射的电磁波频率(波长)范围,非相控阵单雷达条件下,高频(短波长)的波段一般定位更准确,但作用范围短;低频(长波)的波段作用范围远,发现目标距离大。
所以就知道S波段属于长波雷达
长波(米波)雷达一般用于战役级空中警戒和空战引导。
三、x波段和s波段雷达的优缺点?
雷达波段代表的是发射的电磁波频率(波长)范围,非相控阵单雷达条件下,高频(短波长,即X波段)的波段一般定位更准确,但作用范围短;低频(长波,即S波段)的波段作用范围远,发现目标距离大,但精度不足。S波段雷达一般作为中距离的警戒雷达和跟踪雷达。X波段雷达一般作为短距离的火控雷达。
四、雷达x波段和s波段有什么区别?
雷达X波段与S波段区别如下:
S波段雷达一般作为中距离的警戒雷达和跟踪雷达。
X波段雷达一般作为短距离的火控雷达。
迄今为止对雷达波段的定义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较老的一种源于二战期间,它基于波长对雷达波段进行划分。它的定义规则如下:
最早用于搜索雷达的电磁波波长为23cm,这一波段被定义为L波段(英语Long的字头),后来这一波段的中心波长变为22cm。
当波长为10cm的电磁波被使用后,其波段被定义为S波段(英语Short的字头,意为比原有波长短的电磁波)。
在主要使用3cm电磁波的火控雷达出现后,3cm波长的电磁波被称为X波段,因为X代表座标上的某点。
五、s波段雷达有哪些抗干扰?
干扰按性质分为消极干扰和积极干扰两种。
①消极干扰:又称无源干扰,靠反射或吸收雷达的辐射能量使雷达观测目标困难(见雷达无源干扰技术)。
反射的办法如投放长度为雷达半波长左右的小束金属箔条、敷金属膜的介质和其他反射体等。
当少量投放时,投放的瞬间其回波类似飞机回波,借以欺骗执行炮火控制任务的跟踪雷达;当大批投放时,可形成杂波走廊,对目标起掩护作用。
②积极干扰:又称有源干扰,用干扰发射机产生干扰能量,可分为压制性和欺骗性干扰两类(见雷达有源干扰样式)。
压制性干扰的主要目的是妨碍雷达对目标的检测,包括瞄准式噪声干扰、阻塞式噪声干扰、扫频干扰、脉冲干扰、连续波干扰等。
欺骗性干扰的目的是使雷达对假目标进行检测或跟踪,从而作出错误的判断。
六、什么是波段雷达,怎么看波段雷达?
雷达波段(radar frequency band) 指雷达发射电波的频率范围。其度量单位是赫兹(Hz)或周/秒(C/s)。大多数雷达工作在超短波及微波波段,其频率范围在30~300000兆赫,相应波长为1mm~10m,包括甚高频(VHF)、特高频(UHF)、超高频(SHF)、极高频(EHF)4个波段。
在1吉赫频率以下,由于通信和电视等占用频道,频谱拥挤,一般雷达较少采用,只有少数远程雷达和超视距雷达采用这一频段。
高于15吉赫频率时,空气水分子吸收严重;高于30吉赫时,大气吸收急剧增大,雷达设备加工困难,接收机内部噪声增大,只有少数毫米波雷达工作在这一频段。
七、c波段雷达比x波段雷达的优势?
最早用于搜索雷达的电磁波波长为23cm,这一波段被定义为L波段(英语Long的字头),后来这一波段的中心波长变为22cm。
当波长为10cm的电磁波被使用后,其波段被定义为S波段(英语Short的字头,意为比原有波长短的电磁波)。
在主要使用3cm电磁波的火控雷达出现后,3cm波长的电磁波被称为X波段,因为X代表座标上的某点。
为了结合X波段和S波段的优点,逐渐出现了使用中心波长为5cm的雷达,该波段被称为C波段(C即Combined,英语“结合”一词的字头)。
在英国人之后,德国人也开始独立开发自己的雷达,他们选择1.5cm作为自己雷达的中心波长。这一波长的电磁波就被称为K波段(K=Kurtz,德语中“短”的字头)。
雷达波长越短,在大气层内衰减越快,于是探测距离越短。通常来说,X波段只有100多公里的作用范围,C波段可以加到200多公里,S波段轻松到400多公里。S波段搜索加X波段照射可以兼顾远距离和高精度要求,C波段则设备简单系统轻便,更适合陆地部署。而且陆基防空导弹可以得到防空网内米波雷达的情报支持,比S波段雷达搜索范围更大
八、p波段雷达和x波段雷达的区别?
P波段雷达是一种与常规X波段雷达和C波段雷达不同的雷达。这种雷达采用P波段,也就是米波电磁波。在这个波段工作下的雷达具有更高的远程识别能力和单机工作能力,最主要的是P波段雷达可以发现地方隐形飞行单位,可以说一旦P波段雷达进入战备扫描状态,在相当大的一片区域内的所有隐形战机和弹道导弹将无藏身之地。
X波段雷达一般作为短距离的火控雷达。 迄今为止对雷达波段的定义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较老的一种源于二战期间,它基于波长对雷达波段进行划分。它的定义规则如下: 最早用于搜索雷达的电磁波波长为23cm,这一波段被定义为L波段(英语Long的字头),后来这一波段的中心波长变为22cm。 当波长为10c
九、s波段雷达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S波段雷达产生的无线电波不容易衰减,这使它们具有更强的穿透力,并且它们被用于“近距离和远距天气观测”。它们的穿透能力使他们能够度过恶劣的天气。
S波段天线的尺寸可以超过7.6米(25英尺)。
雷达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电磁波辐射危害。电磁波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与电磁场场强和发射波长有关。长期处在雷达波强烈的环境中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但只要保持一定距离就会安全,守卫雷达站的士兵和操作移动雷达的人员都是长期接触这些辐射的,很少有不良反应的报道
十、s波段雷达发射频率是多少?
雷达波段(radar frequency band) 指雷达发射电波的频率范围。其度量单位是赫兹(Hz)或周/秒(C/s)。大多数雷达工作在超短波及微波波段,其频率范围在30~300000兆赫,相应波长为10米至1毫米,包括甚高频(VHF)、特高频(UHF)、超高频(SHF)、极高频(EHF)4个波段。在1吉赫频率以下,由于通信和电视等占用频道,频谱拥挤,一般雷达较少采用,只有少数远程雷达和超视距雷达采用这一频段。高于15吉赫频率时,空气水分子吸收严重;高于30吉赫时,大气吸收急剧增大,雷达设备加工困难,接收机内部噪声增大,只有少数毫米波雷达工作在这一频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