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辐照技术?
是指将电子加速器(0.2MeV~10MeV)产生的电子线(β射线)或放射性同位素(Cs-137或Co-60)产生的γ射线的能量转移给被辐照物质,电离辐射作用到被辐照的物质上,产生电离和激发,释放出轨道电子,形成自由基,通过控制辐射条件,而使被辐照物质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组成发生变化并能使其成为人们所需要的一种新的物质,或使生物体(微生物等)受到不可恢复的损失和破坏,达到人们所需要的目标。
这种新的加工技术称为辐射加工技术。比如,使高分子材料分别实现接枝、聚合、裂变或交联,抑制或刺激生物生长,有效地杀灭害虫、虫卵、病菌等。
二、辐照技术服务定义?
辐照技术服务是指以电磁波或高速粒子的形式在空间传递能量的物理现象。
辐照技术服务通常根据射线传递能量的大小、能否导致物质电离,又分为电离辐照和非电离辐照。
1、电离辐照是指波长短、频率高、能量高的射线,就是通过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使物质的原子、分子电离的辐照,能使受作用物质发生电离现象。
电离辐照按照电荷性质可以分为带电粒子和不带电粒子,高速带电粒子α粒子、β粒子、质子,不带电粒子有中子以及X射线、γ射线。
2、非电离辐照不足以使电子从原子中逸出,不能引起物质电离,常见的有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微波、无线电等。
三、辐照技术的优缺点?
辐照杀菌的最大优点是能彻底消灭微生物,防止病虫危害。射线穿透力强,可在不打开包装的情况下进行消毒。此外,辐照杀菌还能延长食品和农产品的保存时间,如辐照后的粮食3年内不会生虫、霉变;土豆和洋葱经过辐照后能延长保存期6到12个月;肉禽类食品经辐照处理,可全部消灭霉菌、大肠杆菌等病菌。
据2011年的统计
四、白酒辐照技术的前景如何?
通过目前在实验室的试验结果来看,钴源辐照技术能使白酒陈酿增香,能够降低白酒里的有毒有害成分,能去除各种杂味,前景是广阔的。产业化应用需要一定时间。
五、辐照保鲜技术的优缺点?
技术优点
1.通过延长保鲜期限,从而提高食品质量,减少了农产品损失。
2.辐照可杀死寄生在产品表面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也可杀死内部的病原微生物和害虫,并抑制其生理活动,从根本上消除了产品霉烂变质的根源。
3.节约能源:辐射保鲜属冷加工处理,处理时间短、加工效率高,因而在能耗上远低于其他食品加工方法,有利于节能。
4.实用性广:不同的剂量下可取得不同的处理效果,且可运用到不同应用对象。
辐照食品的主要缺点
辐照食物唯一的不足就是,经过辐照的食物其维生素的含量流失的过多,所以通过辐照的原料来做主食不太好,经常吃会使得皮肤粗糙,甚至出现神经衰弱。因此,还是建议多吃绿色食品,其更加可靠。
近年来,我国食品行业不断曝出各种污染问题,食品安全形势日益恶化。在这样的形势下,有效地提升食品加工污染检验的科学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利用辐射检测仪对食品进行检测,是保证食品安全的主要方式之一。
六、辐照杀菌技术的发展状况?
美国目前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采用辐照方法完成肉或肉制品的全部杀菌操作。尽管美国的这种辐照杀菌的趋势已十分明朗,但欧洲却有些反其道而行之。欧洲对辐照杀菌的应用很少,每年大约只有5万吨。其中荷兰约有1.8万吨辐照杀菌的食品,法国有2万吨,比利时有1万吨,其它欧洲国家每年只有2000吨。辐照杀菌对于冷冻禽肉、海产食品、草本食品配料和调味品、蔬菜干制品、蛋粉、奶粉、元葱、马铃薯、大蒜及水果的催熟等,应慎用。英国已批准了这方面的应用,并于1991年授权Isotron公司独家从事食品的辐照杀菌业务。该公司所处理的食品产品不允许超过3年。
从世界范围看,辐照杀菌已在40多个国家获得批准使用,其中有21个国家正在大量使用。大约有40种食品获准采用辐照杀菌,每年的处理量约为50万吨。与热杀菌不同的是,行业内都把辐照杀菌称为“冷杀菌”。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1985年批准将辐照杀菌用于杀死猪肉中的旋毛虫。5年后,FDA批准了禽肉的辐照杀菌。直到1993年美国农业部才批准了这项应用。1997年FDA批准了辐照杀菌对红肉的应用,而美国农业部尚未批准该项应用。
而在欧洲,尽管有个别国家曾对禽肉和海产食品等做过辐照杀菌,但对红肉的辐照尚无先例,欧盟也无相关法规。据说欧洲委员会正在制订将用于欧洲各国的辐照食品方面的法规和标准。预计这些法规与标准能在2000 年正式实施。同时,欧洲委员会也以开出了能应用辐照杀菌的食品清单。正式批准使用的只有草本食品配料和调味品。
如果这些法规的实施范围未超出现有法规,则法国、比利时与荷兰就会停止对禽肉制品的辐照,当然也不会用辐照方法对红肉制品进行杀菌处理了。
英国Isotron公司的市场部经理AndySpry博士表示,推广辐照杀菌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消费者的担忧。他说,很难让公众及食品经销商相信辐照杀菌系统是安全的,有些大的经销商曾经也认识到辐照杀菌技术是安全的,但因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他们只关心其市场分额、营业成本和风险,尚未看到辐照杀菌的好处。他们只关注非辐照产品,谁也不愿在应用辐照杀菌技术方面做第一。但关于辐照杀菌的话题已从“是否安全”转到“是否有必要采用”了。
Puridec公司是世界上能为辐照工厂提供辐射源钴60棒的两家供应商之一,其市场开发部经理CathieDeeley博士说,“关于辐照杀菌的安全性,所有能做的都做了,能说的也都说了。现在能做的就是不要停止,不断推广。”
这些业内人员都表示,食品辐照杀菌规模太小,需要一个有市场号召力的企业来牵头,整个食品行业也需要一个推广和宣传的运动。
在1998年第5届欧洲肉类加工年会“Meat98” 上,Puridec公司的RogerLangley先生指出,如果不进行必要的宣传与培训,我们听到消费者的议论肯定是“天然食品安全,辐照食品不安全”。事实上恰恰相反,有些天然食品的安全性就不如辐照食品好。我们将推出一项精心设计的宣传活动,按产品类别分别介绍辐照防腐的切实需求和益处,是公众了解它对消费者和食品加工业有何价值。
FoodTechnologyService公司的总裁与首席执行官E.W.PeteEllis先生正在与ColoradoBoxedBeef公司共同推进对红肉进行辐照杀菌。他表示,对消费者的培训需要公共卫生部门的官员提供支持与引导。他说,我不相信大的禽肉生产商对辐照技术的应用会犹豫不决,但他们的逻辑还是比较谨慎的。就像他们说要等消费者需要时再不辐照食品送上。这就有点脱离实际了。因为消费者的需要在市场上表现出来之前是无法确知的。所以对新产品,应尽管先让其上市。这是否有点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哲学问题? 1896年--明克(Minck)经实验证实X-射线对原生虫有致死作用。
1921年--斯彻瓦特日(Schwatz)使用X-射线杀死肉中的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并获得美国专利。
1930年--乌斯特(Wüst)证实所有食品包装在密封金属罐中,再用强力伦琴射线照射可杀灭所有细菌,并获得法国专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放射性同位素的大量应用和电子加速器等机械辐射源的问世,促进了射线处理食品的发展。
1953年--艾森豪威尔(Eisehower)促使美国军方深入研究食品辐照。
1957年--美国军方负责,为期5年的辐照食品研究计划启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
1960年--在美国军队开始试用辐照食品。
1963年--在美国军方Natick实验室举行首次辐照食品国际会议。
1965年--加拿大建立起世界最大的马铃薯辐照工厂。
1970年--FAO/IAEA/WHO的专家在日内瓦会议上确立食品辐照领域的国际计划(IFIP)。
197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五种辐照产品(即马铃薯、小麦、鸡肉、木瓜和草莓)是绝对安全的。
1978年--世界用于辐照消毒灭菌的60Co工厂有80家(其中60家用于医疗消毒)。
1980年--FAO/IAEA/WHO的会议认为,受辐照食品平均吸收剂量10千戈瑞(kGy)及以下,没有毒性危害,无必要再进行毒性试验。
1988年--世界用于辐照消毒灭菌的60Co工厂发展到182家,全世界辐照食品产量约50万吨。
1997年以后--WHO进一步废除10 kGy的上限量,国际食品法规委员会(CAC)相继提出辐照食品的通用标准及法规。 1958年--开始食品辐照研究工作。
七十年代中期--国内多个地区相继进行辐照保藏食品的研究,辐照品种有肉类、水产品、水果、干果、蔬菜、粮食、蛋类等。
八十年代--食品辐照已进入一定规模的生产阶段
九十年代初--我国建成辐照装置近150多台,其中设计装机能量1.11×1016贝可以上的装置超过50座。
1984年~1997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食品辐照卫生标准基本覆盖了绝大部分食品。
七、农产品辐照技术的机理?
辐照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 辐照技术的作用机理是利用X、α、β、γ等射线照射物质,使其产生物理、化学和生物效应,以便达到预期的目标。常用的辐照源是60 Co、137 Se 产生的γ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X 射线。辐照技术具有无化学污染、杀菌灭毒效率高和对原有物质品质无损伤等优点。
八、激光辐照表面纳米技术
激光辐照表面纳米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激光辐照表面纳米技术是一种前沿的材料加工技术,通过利用激光的高能量进行表面处理,可以实现对材料的精密加工和改性。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激光辐照表面纳米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为多个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激光辐照表面纳米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在材料科学领域,激光辐照表面纳米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的制备、改性和表征等方面。通过激光的高能量作用于材料表面,可以实现材料的微纳加工,提高材料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从而改善材料的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
- 利用激光辐照表面纳米技术制备的功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如高导热性、高电导率、高光吸收率等,适用于电子、光电子、能源等领域。
- 激光辐照表面纳米技术还可以用于材料的表征和分析,通过激光诱导发射光谱和激光拉曼光谱等技术,可以对材料的表面结构和成分进行高效准确的检测。
激光辐照表面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除了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外,激光辐照表面纳米技术还在生物医学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通过激光的精密控制作用于生物组织,可以实现对细胞、组织的精准修复和治疗,为医学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 激光辐照表面纳米技术可以用于生物医学材料的改性,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药物释放性能,用于人工骨骼、植入物等领域。
- 在生物成像方面,激光辐照表面纳米技术也可以实现对生物细胞和组织的高分辨率成像,为生物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工具。
激光辐照表面纳米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纳米材料的研究深入,激光辐照表面纳米技术在未来有望实现更多的突破和应用。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激光辐照表面纳米技术在材料、生物医学、光电子等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科技创新。
九、芯片未来会怎样?
现在热议的话题就是芯片,我们对芯片的依赖很大,芯片的研发更是夜以继日,从国内来看,由于中国芯片底子薄,且全球芯片行业有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加上政府大基金投入,正在飞速发展。此外由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兴起,芯片又进入了一轮爆发期。
十、辐照杀菌技术影响及发展趋势?
辐射照射杀菌技术受天气条件影响,趋势是发展人造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