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正文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图怎么区分

一、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图怎么区分 首先先来观察一下图(左线粒体,右叶绿体) 1、形态结构: (1)线粒体一般呈粒状或杆状,但因生物种类和生理状态而异,可呈环形,哑铃形、线状、分权

一、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图怎么区分

首先先来观察一下图(左线粒体,右叶绿体)

1、形态结构:

(1)线粒体一般呈粒状或杆状,但因生物种类和生理状态而异,可呈环形,哑铃形、线状、分权状或其它形状。线粒体由内外两层膜封闭,包括外膜、内膜、膜间隙和基质四个功能区隔。

(2)叶绿体的数目因物种细胞类型,生态环境,生理状态而有所不同。叶绿体由叶绿体外被、类囊体和基质3部分组成,叶绿体含有3种不同的膜:外膜、内膜、类囊体膜和3种彼此分开的腔:膜间隙、基质和类囊体腔。

2、增大膜面积的方式:

(1)线粒体增大膜面积是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是线粒体最富有标志性的结构,它的存在大大扩大了内膜的表面积,增加了内膜的代谢效率。

(2)叶绿体增大膜面积是通过基粒片层结构(或【类囊体)重叠】。

二、怎样区分线粒体和叶绿体?

叶绿体与线粒体的区别为:

1、两者的形态不同:叶绿体的形态为网状、带状、裂片状和星形,线粒体的形态为球状、棒状或细丝状颗粒;

2、两者的功能不同:叶绿体的功能为叶绿体吸收光能,使之转变为化学能,同时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线粒体的功能是负责最终氧化,分别对应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

3、两者的大小不同:叶绿体的长径5-10um,短径2-4um,厚度2-3um,线粒体的大小为0.5-1.0μm,长1-2μm。1、合成ATP为细胞提供能量;2、细胞增殖与细胞代谢的调控;3、合成胆固醇及某些血红素;

4、对氨气造成的毒害解毒。

三、叶绿体和线粒体怎么区分?都有什么功能?

叶绿体和线粒体在模式图中都呈椭圆,但是叶绿体中有片层堆叠的结构,线粒体是内膜的向内凹陷形成嵴;叶绿体主要是合成有机物,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分解有机物,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四、初中生物题如何分辨叶绿体和线粒体?

要分辨叶绿体和线粒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和比较:

形态结构: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绿色细胞器,呈扁平片状,内部含有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中心,呈长圆柱形,内部含有线粒体基因和能量产生的结构。

位置分布:叶绿体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的叶片和茎的绿色部分,特别是叶片的表皮细胞中。线粒体则广泛分布于细胞质中,存在于动植物细胞的各个部位。

功能作用: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合成有机物质。线粒体则是细胞的能量中心,参与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细胞所需的能量。

组成成分:叶绿体内含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色素,以及光合作用所需的酶和蛋白质。线粒体则含有线粒体DNA、线粒体RNA、线粒体蛋白质等。

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位置、功能和组成成分等特点,可以辨别叶绿体和线粒体。

五、线粒体和叶绿体区别?

比较内容 线粒体 叶绿体分布广泛分布于真核细胞中仅存在于绿色植物细胞中 形状椭球形或球形棒状、粒状 化学组成DNA、RNA、磷脂、蛋白质DNA、RNA、磷脂、蛋白质、色素等结构双层膜结构,内膜向内突出形成嵴。

在内膜(嵴)和基质中,分布着许多与有氧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类。

双层膜结构,基质内分布着许多由片层结构组成的基粒。

在基质、基粒的片层结构的薄膜上分布着许多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类。

在基粒片层薄膜上还分布有叶绿素等色素。

功能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动力工厂”。

光合作用的场所,“养料加工厂”和“能量转换器”。

相同点一、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遗传物质DNA和RNA二、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双层膜结构三、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产生ATP四、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不同点形态结构 线粒体一般呈粒状或杆状,但因生物种类和生理状态而异,可呈环形,哑 铃形、线状、分杈状或其它形状。

线粒体由内外两层膜封闭,包括外膜、内膜、膜间隙和基质四个功能区隔。

高等植物中叶绿体象双凸或平凸透镜,长径5~10um,短径2~4um,厚2~3um。

叶绿体的数目因物种细胞类型,生态环境,生理状态而有所不同。

叶绿体由叶绿体外被、类囊体和基质3部分组成,叶绿体含有3种不同的膜:外膜、内膜、类囊体膜和3种彼此分开的腔:膜间隙、基质和类囊体腔。

增大膜面积的方式 线粒体增大膜面积是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是线粒体最富有标志性的结构,它的存在大大扩大了内膜的表面积,增加了内膜的代谢效率。

叶绿体增大膜面积是通过基粒片层结构(或类囊体)重叠。

酶与色素分布 线粒体中酶分布于基质、基粒、内膜上;线粒体中没有色素分布。

叶绿体中酶分布于基质与基粒上;叶绿体中色素分布于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上。

六、线粒体和叶绿体产生方式?

线粒体的增值是通过已有的线粒体的分裂,通过间壁分离收缩后分离出衙等方式进行而叶绿体由原质体发育而来,袁氏体存在于根和芽的分生组织中,由双层被膜包围,含有电a一些小泡和淀粉颗粒的结构,但不含片层结构,小炮是由字体双层膜的内膜内折形成的,在有关条件原字体的小炮数目增加并相互融合,形成片层多个片层平行排列,成行在某些区域增值,形成激励变成绿色原质体,发育成叶绿体

七、叶绿体和线粒体哪个更大?

一般在同一个细胞里,叶绿体要大一些。但有些动物细胞的线粒体非常发达,会比一般植物的叶绿体大。还有一些植物,如C4的维管束鞘细胞里的叶绿体会储存淀粉,所以也要特别大一些。

叶绿体较大在高等植物中叶绿体象双凸或平凸透镜,长径5~10um,短径2~4um,厚2~3um。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一般含50~200个叶绿体,可占细胞质的40%,叶绿体的数目因物种细胞类型,生态环境,生理状态而有所不同。叶绿体结构在藻类中叶绿体形状多样,有网状、带状、裂片状和星形等等,而且体积巨大,可达100um。线粒体一般呈粒状或杆状,但因生物种类和生理状态而异,可呈环形,哑铃形、线状、分杈状或其它形状。

八、叶绿体和线粒体,谁更大?

一般在同一个细胞里叶绿体要大一些。 但有些动物细胞的线粒体非常发达 ,会比一般植物的叶绿体大先, 还有一些植物如C4的维管束鞘细胞里的叶绿体会储存淀粉 ,所以也要特别大一些。

九、线粒体和叶绿体那个大?

一般在同一个细胞里,叶绿体要大一些。但有些动物细胞的线粒体非常发达,会比一般植物的叶绿体大。还有一些植物,如C4的维管束鞘细胞里的叶绿体会储存淀粉,所以也要特别大一些。

叶绿体是质体的一种, 是高等植物和一些藻类所特有的能量转换器。其双层膜结构使其与胞质分开, 内有片层膜, 含叶绿素,故名为叶绿体。叶绿体是含有绿色色素(主要为叶绿素 a 、b)的质体,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存在于高等植物叶肉、幼茎的一些细胞内,藻类细胞中也含有。叶绿体的形状、数目和大小随不同植物和不同细胞而异。

线粒体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细胞中的由两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是细胞中制造能量的结构,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被称为"power house"。其直径在0.5到1.0微米左右。除了溶组织内阿米巴、篮氏贾第鞭毛虫以及几种微孢子虫外,大多数真核细胞或多或少都拥有线粒体,但它们各自拥有的线粒体在大小、数量及外观等方面上都有所不同。

十、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区别?

叶绿体和线粒体在形态结构、分布范围、增大膜面积的方式和酶与色素分布上均有区别:

1、形态结构:线粒体一般呈粒状或杆状,但因生物种类和生理状态而异,可呈环形,哑铃形、线状、分叉状或其它形状。线粒体由内外两层膜封闭,包括外膜、内膜、膜间隙和基质四个功能区隔。高等植物中叶绿体象双凸或平凸透镜,长径5~10um,短径2~4um,厚2~3um。叶绿体的数目因物种细胞类型,生态环境,生理状态而有所不同。 叶绿体由叶绿体外被、类囊体和基质3部分组成,叶绿体含有3种不同的膜:外膜、内膜、类囊体膜和3种彼此分开的腔:膜间隙、基质和类囊体腔。

2、分布范围不同:线粒体存在于存在于大多数细胞中,而叶绿体只存在高等植物和一些藻类之中。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