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正文

农业转基因生物管理条例?

一、农业转基因生物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保障人体健康和动植物、微生物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一、农业转基因生物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保障人体健康和动植物、微生物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和进口、出口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农业转基因生物,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用于农业生产或者农产品加工的动植物、微生物及其产品,主要包括:

(一)转基因动植物(含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和微生物;

(二)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

(三)转基因农产品的直接加工品;

(四)含有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产品成份的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农药、兽药、肥料和添加剂等产品。

本条例所称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是指防范农业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构成的危险或者潜在风险。

第四条 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负责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国务院建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由农业、科技、环境保护、卫生、外经贸、检验检疫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组成,负责研究、协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 国家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实行分级管理评价制度。

农业转基因生物按照其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的危险程度,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具体划分标准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七条 国家建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制度。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的标准和技术规范,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八条 国家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标识制度。

实施标识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第二章 研究与试验

第九条 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与试验的安全评价管理工作,并设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评价工作。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由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生产、加工、检验检疫以及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第十条 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工作的需要,可以委托具备检测条件和能力的技术检测机构对农业转基因生物进行检测。

第十一条 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与试验的单位,应当具备与安全等级相适应的安全设施和措施,确保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与试验的安全,并成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小组,负责本单位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与试验的安全工作。

第十二条 从事Ⅲ、Ⅳ级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的,应当在研究开始前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三条 农业转基因生物试验,一般应当经过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三个阶段。

中间试验,是指在控制系统内或者控制条件下进行的小规模试验。

环境释放,是指在自然条件下采取相应安全措施所进行的中规模的试验。

生产性试验,是指在生产和应用前进行的较大规模的试验。

第十四条 农业转基因生物在实验室研究结束后,需要转入中间试验的,试验单位应当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五条 农业转基因生物试验需要从上一试验阶段转入下一试验阶段的,试验单位应当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进行安全评价合格的,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转入下一试验阶段。

试验单位提出前款申请,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等级和确定安全等级的依据;

(二)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三)相应的安全管理、防范措施;

(四)上一试验阶段的试验报告。

第十六条 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试验的单位在生产性试验结束后,可以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试验单位提出前款申请,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等级和确定安全等级的依据;

(二)生产性试验的总结报告;

(三)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试验材料、检测方法等其他材料。

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收到申请后,应当委托具备检测条件和能力的技术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组织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进行安全评价;安全评价合格的,方可颁发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第十七条 转基因植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利用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的或者含有农业转基因生物成份的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农药、兽药、肥料和添加剂等,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审定、登记或者评价、审批前,应当依照本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第十八条 中外合作、合资或者外方独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与试验的,应当经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三章 生产与加工

第十九条 生产转基因植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应当取得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

生产单位和个人申请转基因植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除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并通过品种审定;

(二)在指定的区域种植或者养殖;

(三)有相应的安全管理、防范措施;

(四)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条 生产转基因植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生产档案,载明生产地点、基因及其来源、转基因的方法以及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流向等内容。

第二十一条 单位和个人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加工的,应当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二条 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加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批准的品种、范围、安全管理要求和相应的技术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并定期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生产、加工、安全管理情况和产品流向的报告。

第二十三条 农业转基因生物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发生基因安全事故时,生产、加工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采取安全补救措施,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四条 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运输、贮存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与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等级相适应的安全控制措施,确保农业转基因生物运输、贮存的安全。

第四章 经营

第二十五条 经营转基因植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取得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经营许可证。

经营单位和个人申请转基因植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经营许可证,除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经营档案;

(二)有相应的安全管理、防范措施;

(三)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六条 经营转基因植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经营档案,载明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的来源、贮存、运输和销售去向等内容。

第二十七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列入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应当有明显的标识。

列入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由生产、分装单位和个人负责标识;未标识的,不得销售。经营单位和个人在进货时,应当对货物和标识进行核对。经营单位和个人拆开原包装进行销售的,应当重新标识。

第二十八条 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应当载明产品中含有转基因成份的主要原料名称;有特殊销售范围要求的,还应当载明销售范围,并在指定范围内销售。

第二十九条 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广告,应当经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刊登、播放、设置和张贴。

第五章 进口与出口

第三十条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引进农业转基因生物用于研究、试验的,引进单位应当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符合下列条件的,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方可批准:

(一)具有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申请资格;

(二)引进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在国(境)外已经进行了相应的研究、试验;

(三)有相应的安全管理、防范措施。

第三十一条 境外公司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转基因植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和利用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的或者含有农业转基因生物成份的植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农药、兽药、肥料和添加剂的,应当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符合下列条件的,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方可批准试验材料入境并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进行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

(一)输出国家或者地区已经允许作为相应用途并投放市场;

(二)输出国家或者地区经过科学试验证明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无害;

(三)有相应的安全管理、防范措施。

生产性试验结束后,经安全评价合格,并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后,方可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审定、登记或者评价、审批手续。

第三十二条 境外公司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农业转基因生物用作加工原料的,应当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提交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的试验材料、检测方法等材料;符合下列条件,经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具备检测条件和能力的技术检测机构检测确认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不存在危险,并经安全评价合格的,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一)输出国家或者地区已经允许作为相应用途并投放市场;

(二)输出国家或者地区经过科学试验证明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无害;

(三)有相应的安全管理、防范措施。

第三十三条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引进农业转基因生物的,或者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引进单位或者境外公司应当凭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和相关批准文件,向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报检;经检疫合格后,方可向海关申请办理有关手续。

第三十四条 农业转基因生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的,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三十五条 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人申请之日起27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

第三十六条 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出口农产品,外方要求提供非转基因农产品证明的,由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根据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转基因农产品信息,进行检测并出具非转基因农产品证明。

第三十七条 进口农业转基因生物,没有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和相关批准文件的,或者与证书、批准文件不符的,作退货或者销毁处理。进口农业转基因生物不按照规定标识的,重新标识后方可入境。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八条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询问被检查的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或者进口、出口的单位和个人、利害关系人、证明人,并要求其提供与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有关的证明材料或者其他资料;

(二)查阅或者复制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或者进口、出口的有关档案、账册和资料等;

(三)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就有关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问题作出说明;

(四)责令违反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停止违法行为;

(五)在紧急情况下,对非法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或者进口、出口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实施封存或者扣押。

第三十九条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

第四十条 有关单位和个人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应当予以支持、配合,不得拒绝、阻碍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第四十一条 发现农业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动植物和生态环境存在危险时,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宣布禁止生产、加工、经营和进口,收回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销毁有关存在危险的农业转基因生物。

第七章 罚则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从事Ⅲ、Ⅳ级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或者进行中间试验,未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暂停研究或者中间试验,限期改正。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批准擅自从事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的,已获批准但未按照规定采取安全管理、防范措施的,或者超过批准范围进行试验的,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权,责令停止试验,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生产性试验结束后,未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擅自将农业转基因生物投入生产和应用的,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和应用,并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未经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与试验的,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立即停止研究与试验,限期补办审批手续。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批准生产、加工农业转基因生物或者未按照批准的品种、范围、安全管理要求和技术标准生产、加工的,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权,责令停止生产或者加工,没收违法生产或者加工的产品及违法所得;违法所得10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0万元的,并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转基因植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的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未按照规定制作、保存生产、经营档案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进口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进口,没收已进口的产品和违法所得;违法所得10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0万元的,并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进口、携带、邮寄农业转基因生物未向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报检的,由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比照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五十条 违反本条例关于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可以没收非法销售的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可以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一条 假冒、伪造、转让或者买卖农业转基因生物有关证明文书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权,收缴相应的证明文书,并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研究、试验、生产、加工、贮存、运输、销售或者进口、出口农业转基因生物过程中发生基因安全事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三条 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违反本条例规定核发许可证、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以及其他批准文件的,或者核发许可证、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以及其他批准文件后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四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二、农业转基因生物名词解释?

  农业转基因生物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用于农业生产或者农产品加工的动植物、微生物及其产品。农业转基因生物主要包括:转基因动植物(含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和微生物;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转基因农产品的直接加工品等。农业转基因生物可能会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构成一定的危险或者潜在风险。

三、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种类有哪些?

农业转基因生物包括转基因动植物(含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和微生物;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转基因农产品的直接加工品,含有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产品成分的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农药、兽药、肥料和添加剂等产品

四、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等级怎么划分?

农业转基因生物按照其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的危险程度,分为I、Ⅱ、Ⅲ、Ⅳ四个等级。

按照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的危险程度,将农业转基因生物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安全等级I:尚不存在危险;

安全等级Ⅱ:具有低度危险;

安全等级Ⅲ:具有中度危险;

安全等级Ⅳ:具有高度危险。

五、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

(2002年1月5日农业部令第8号发布,自2002年3月20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保障人类健康和动植物、微生物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挂你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和进口、出口活动,依照《条例》规定需要进行安全评价的,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条例》规定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即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用于农业生产或者农产品加工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主要包括:

(一)转基因动植物(含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和微生物;

(二)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

(三)转基因农产品的直接加工品;

(四)含有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产品成份的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农药、兽药、肥料和添加剂等产品。

第四条 本办法评价的是农业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构成的危险或者潜在的风险。安全评价工作按照植物、动物、微生物三个类别,以科学为依据,以个案审查为原则,实行分级分阶段管理。

第五条 根据《条例》第九条的规定设立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评价工作。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由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生产、加工、检验检疫、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每届任期三年。

农业部设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工作。

第六条 凡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与试验的单位,应当成立由单位法人代表负责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小组,负责本单位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及安全评价申报的审查工作。

第七条 农业部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工作的需要,委托具备检测条件和能力的技术检测机构对农业转基因生物进行检测,为安全评价和管理提供依据。

第八条 转基因植物种子、种畜禽、水产种苗,利用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的或者含有农业转基因生物成份的种子、种畜禽、水产种苗、农药、兽药、肥料和添加剂等,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审定、登记或者评价。审批前,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第二章 安全等级和安全评价

第九条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实行分级评价管理。

按照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的危险程度,将农业转基因生物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安全等级Ⅰ:尚不存在危险;

安全等级Ⅱ:具有低度危险;

安全等级Ⅲ:具有中度危险;

安全等级Ⅳ:具有高度危险。

第十条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和安全等级的确定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确定受体生物的安全等级;

(二)确定基因操作对受体生物安全等级影响的类型;

(三)确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等级;

(四)确定生产、加工活动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影响;

(五)确定转基因产品的安全等级。

第十一条 受体生物安全等级的确定。

受体生物分为四个安全等级: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受体生物应当确定为安全等级Ⅰ:

1. 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未曾发生过不利影响;

2. 演化成有害生物的可能性极小;

3. 用于特殊研究的短存活期受体生物,实验结束后在自然环境中存活的可能性极小。

(二)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可能产生低度危险,但是通过采取安全控制措施完全可以避免其危险的受体生物,应当确定为安全等级Ⅱ。

(三)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可能产生中度危险,但是通过采取安全控制措施,基本上可以避免其危险的受体生物,应当确定为安全等级Ⅲ。

(四)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可能产生高度危险,而且在封闭设施之外尚无适当的安全控制措施避免其发生危险的受体生物,应当确定为安全等级Ⅳ。包括:

1. 可能与其它生物发生高频率遗传物质交换的有害生物;

2. 尚无有效技术防止其本身或其产物逃逸、扩散的有害生物;

3. 尚无有效技术保证其逃逸后,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之前,将其捕获或消灭的有害生物。

第十二条 基因操作对受体生物安全等级影响类型的确定。

基因操作对受体生物安全等级的影响分为三种类型,即:增加受体生物的安全性;不影响受体生物的安全性;降低受体生物的安全性。

类型1 增加受体生物安全性的基因操作

包括:去除某个(些)已知具有危险的基因或抑制某个(些)已知具有危险的基因表达的基因操作。

类型2 不影响受体生物安全性的基因操作

包括:

1. 改变受体生物的表型或基因型而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没有影响的基因操作;

2. 改变受体生物的表型或基因型而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没有不利影响的基因操作。

类型3 降低受体生物安全性的基因操作

包括:

1. 改变受体生物的表型或基因型,并可能对人类健康或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基因操作;

2. 改变受体生物的表型或基因型,但不能确定对人类健康或生态环境影响的基因操作。

第十三条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等级的确定。

根据受体生物的安全等级和基因操作对其安全等级的影响类型及影响程度,确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等级。

(一)受体生物安全等级为Ⅰ的转基因生物

1. 安全等级为Ⅰ的受体生物,经类型1或类型2的基因操作而得到的转基因生物,其安全等级仍为Ⅰ。

2. 安全等级为Ⅰ的受体生物,经类型3的基因操作而得到的转基因生物,如果安全性降低很小,且不需要采取任何安全控制措施的,则其安全等级仍为Ⅰ;如果安全性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可以通过适当的安全控制措施完全避免其潜在危险的,则其安全等级为Ⅱ;如果安全性严重降低,但是可以通过严格的安全控制措施避免其潜在危险的,则其安全等级为Ⅲ;如果安全性严重降低,而且无法通过安全控制措施完全避免其危险的,则其安全等级为Ⅳ。

(二)受体生物安全等级为Ⅱ的转基因生物

1. 安全等级为Ⅱ的受体生物,经类型1的基因操作而得到的转基因生物,如果安全性增加到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不再产生不利影响的,则其安全等级为Ⅰ;如果安全性虽有增加,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仍有低度危险的,则其安全等级仍为Ⅱ。

2. 安全等级为Ⅱ的受体生物,经类型2的基因操作而得到的转基因生物,其安全等级仍为Ⅱ。

3. 安全等级为Ⅱ的受体生物,经类型3的基因操作而得到的转基因生物,根据安全性降低的程度不同,其安全等级可为Ⅱ、Ⅲ或Ⅳ,分级标准与受体生物的分级标准相同。

(三)受体生物安全等级为Ⅲ的转基因生物

1. 安全等级为Ⅲ的受体生物,经类型1的基因操作而得到的转基因生物,根据安全性增加的程度不同,其安全等级可为Ⅰ、Ⅱ或Ⅲ,分级标准与受体生物的分级标准相同。

2 安全等级为Ⅲ的受体生物,经类型2的基因操作而得到的转基因生物,其安全等级仍为Ⅲ。

3. 安全等级为Ⅲ的受体生物,经类型3的基因操作得到的转基因生物,根据安全性降低的程度不同,其安全等级可为Ⅲ或Ⅳ,分级标准与受体生物的分级标准相同。

(四)受体生物安全等级为Ⅳ的转基因生物

1. 安全等级为Ⅳ的受体生物,经类型1的基因操作而得到的转基因生物,根据安全性增加的程度不同,其安全等级可为Ⅰ、Ⅱ、Ⅲ或Ⅳ,分级标准与受体生物的分级标准相同。

2. 安全等级为Ⅳ的受体生物,经类型2或类型3的基因操作而得到的转基因生物,其安全等级仍为Ⅳ。

第十四条 农业转基因产品安全等级的确定。

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等级和产品的生产、加工活动对其安全等级的影响类型和影响程度,确定转基因产品的安全等级。

(一)农业转基因产品的生产、加工活动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等级的影响分为三种类型:

类型1 增加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类型2 不影响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类型3 降低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二)转基因生物安全等级为Ⅰ的转基因产品

1. 安全等级为Ⅰ的转基因生物,经类型1或类型2的生产、加工活动而形成的转基因产品,其安全等级仍为Ⅰ。

2. 安全等级为Ⅰ的转基因生物,经类型3的生产、加工活动而形成的转基因产品,根据安全性降低的程度不同,其安全等级可为Ⅰ、Ⅱ、Ⅲ或Ⅳ,分级标准与受体生物的分级标准相同。

(三)转基因生物安全等级为Ⅱ的转基因产品

1. 安全等级为Ⅱ的转基因生物,经类型Ⅰ的生产、加工活动而形成的转基因产品,如果安全性增加到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不再产生不利影响的,其安全等级为Ⅰ;如果安全性虽然有增加,但是对人类健康或生态环境仍有低度危险的,其安全等级仍为Ⅱ。

2. 安全等级为Ⅱ的转基因生物,经类型2的生产、加工活动而形成的转基因产品,其安全等级仍为Ⅱ。

3. 安全等级为Ⅱ的转基因生物,经类型3的生产、加工活动而形成的转基因产品,根据安全性降低的程度不同,其安全等级可为Ⅱ、Ⅲ或Ⅳ,分级标准与受体生物的分级标准相同。

(四)转基因生物安全等级为Ⅲ的转基因产品

1. 安全等级为Ⅲ的转基因生物,经类型1的生产、加工活动而形成的转基因产品,根据安全性增加的程度不同,其安全等级可为Ⅰ、Ⅱ或Ⅲ,分级标准与受体生物的分级标准相同。

2. 安全等级为Ⅲ的转基因生物,经类型2的生产、加工活动而形成的转基因产品,其安全等级仍为Ⅲ。

3. 安全等级为Ⅲ的转基因生物,经类型3的生产、加工活动而形成转基因产品,根据安全性降低的程度不同,其安全等级可为Ⅲ或Ⅳ,分级标准与受体生物的分级标准相同。

(五)转基因生物安全等级为Ⅳ的转基因产品

1. 安全等级为Ⅳ的转基因生物,经类型1的生产、加工活动而得到的转基因产品,根据安全性增加的程度不同,具安全等级可为Ⅰ、Ⅱ、Ⅲ或Ⅳ,分级标准与受体生物的分级标准相同。

2. 安全等级为Ⅳ的转基因生物,经类型2或类型3的生产、加工活动而得到的转基因产品,其安全等级仍为Ⅳ。

第三章 申报和审批

第十五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等级为Ⅲ和Ⅳ的研究以及所有安全等级的试验和进口的单位以及生产和加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类别和安全等级,分阶段向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报告或者提出申请。

第十六条 农业部每年组织两次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审。第一次受理申请的截止日期为每年的3月31日,第二次受理申请的截止日期为每年的9月30日。农业部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答复;在受理截止日期后三个月内作出批复。

第十七条 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试验和进口的单位以及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和加工的单位和个人,在向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提出安全评价报告或申请前应当完成下列手续:

(一)报告或申请单位和报告或申请人对所从事的转基因生物工作进行安全性评价,并填写报告书或申报书(见附录Ⅴ);

(二)组织本单位转基因生物安全小组对申报材料进行技术审查;

(三)取得开展试验和安全证书使用所在省(市、自治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核意见;

(四)提供有关技术资料。

第十八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实验研究与试验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有专门的机构;

(二)有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实验研究与试验的专职技术人员;

(三)具备与实验研究和试验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和设施条件;

(四)成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小组。

第十九条 报告农业转基因生物实验研究和中间试验以及申请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安全证书的单位应当按照农业部制定的农业转基因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安全评价各阶段的报告或申报要求、安全评价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办理报告或申请手续。

第二十条 从事安全等级为Ⅰ和Ⅱ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实验研究,由本单位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小组批准;从事安全等级为Ⅲ和Ⅳ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实验研究,应当在研究开始前向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报告。

研究单位向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报告时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一)实验研究报告书;

(二)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等级和确定安全等级的依据;

(三)相应的实验室安全设施、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

第二十一条 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等级Ⅰ、Ⅱ、Ⅲ、Ⅳ)实验研究结束后拟转入中间试验的,试验单位应当向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

六、转基因生物教学反思

转基因生物教学反思:探索科学与伦理的平衡

转基因生物技术作为现代生物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议。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平衡科学的进步与伦理的考量呢?本篇文章将对转基因生物教学进行反思和讨论。

转基因生物的定义和应用

转基因生物是通过人为手段将外源基因导入到其他物种的生物体中,从而使其具有新的性状或表现出特定功能。转基因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医学和工业等领域,如转基因作物的耐病性和抗虫性改良、转基因动物的药物生产等。

然而,转基因生物的应用也伴随着一些潜在风险和伦理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科学和伦理双重考量。

转基因生物教学中的科学价值

转基因生物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通过转基因实验,学生可以学习到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和实验设计,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此外,转基因生物教学还能够拓宽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基因变异的认识。通过研究转基因物种与自然物种的差异,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基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珍贵和基因变异的重要性。

转基因生物教学中的伦理考量

在转基因生物教学中,我们不能只关注科学的进步,也要重视伦理的问题。毕竟,转基因生物涉及到操纵生命的基本单位——基因,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可能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伦理层面的问题。例如,转基因作物的大规模种植是否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可靠?这些都是我们需要与学生共同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此外,我们还应该教育学生遵循科学伦理和规范。在转基因实验中,学生应当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范,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学生也需要认识到转基因技术在应用中的潜在风险,并了解转基因研究的伦理指导原则。

培养学生的科学伦理思维

培养学生的科学伦理思维是转基因生物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了解科学与伦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培养他们正确处理科学问题和伦理问题的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可以探讨转基因生物教学中的伦理困境和权衡。例如,如果某种转基因植物可以提高产量,但对传粉昆虫和其他野生植物造成了不利影响,我们应该如何权衡增产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样的讨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此外,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转基因领域的公众讨论中。学生可以了解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态度和关切,并了解转基因政策与法规的制定过程。这样的参与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结语

转基因生物教学必须注重科学和伦理的平衡,既要传授科学知识,又要引导学生关注伦理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伦理意识,将为他们未来的科学研究和生活中的伦理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

七、农业有害生物的识别

农业有害生物的识别技术与应用

农业有害生物的识别和监测一直是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问题。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全球贸易的增加,种植者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有害生物入侵的风险。因此,及时准确地识别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有害生物的识别是指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确定特定生物种类的过程。这其中包括使用显微镜观察和比较生物形态特征、分析生物遗传信息、使用分子检测技术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新的识别技术被引入并应用于农业领域。

目前,最常用的识别技术是基于形态特征的识别方法。通过观察有害生物的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特征,可以初步确定其分类信息。例如,对于某些昆虫,例如蚂蚁、蚜虫等,可以通过观察其身体结构和触角特征来进行初步识别。

然而,由于有害生物的种类繁多,形态特征上的差异有时并不明显,这就需要使用更加精确的识别方法。在这方面,分子检测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分子检测技术是通过分析有害生物的基因组、DNA或RNA序列来识别其物种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迅速确定有害生物的身份。

虽然分子检测技术的准确性较高,但由于其设备和技术的复杂性,不适用于所有农业生产环境。因此,开发出简化和快速的检测方法变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一些新的技术被开发出来,以提高农业有害生物的识别速度和准确性。

其中一种新技术是基于图像处理和人工智能的识别方法。这种方法通过采集有害生物的图像或视频,利用图像处理算法和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分析和识别。通过对训练样本进行大量的图像分析和比对,机器学习模型可以学习并识别不同的有害生物。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技术如光谱分析、气味识别、声音识别等。这些新技术不仅可以加快有害生物的识别速度,还可以准确地识别特定物种。例如,光谱分析技术可以通过分析有害生物的光谱特征来确定其物种。而气味识别和声音识别技术则可以通过分析有害生物释放的挥发物或声音信号来进行识别。

农业有害生物的识别技术不仅在种植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还可以应用于监测和预测有害生物的发生和流行趋势。通过建立有害生物的数据库和监测系统,可以对有害生物的分布和传播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这对于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减少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农业有害生物的识别技术的发展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支持。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期待更加精确、快速和智能化的识别方法的出现,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八、我国第一批实施转基因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有?

包括五大类、十七种。

一、大豆种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

二、玉米种子、玉米、玉米油、玉米粉(含税号为11022000、11031300、11042300的玉米粉)

三、油菜种子、油菜籽、油菜籽油、油菜籽粕

四、棉花种子

五、番茄种子、鲜番茄、番茄酱

农业转基因生物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用于农业生产或者农产品加工的动植物、微生物及其产品。农业转基因生物主要包括:转基因动植物(含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和微生物;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转基因农产品的直接加工品等。农业转基因生物可能会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构成一定的危险或者潜在风险。

九、转基因生物教学反思简短

近年来,转基因技术在农业、医药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然而,尽管转基因生物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改善,但其教学在一些学校中却备受争议。本文将就转基因生物教学进行反思,探讨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1. 转基因生物教学的优势

转基因生物教学以其独特的特点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转基因生物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产物,教授学生有关转基因技术的知识可以帮助他们了解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趋势,拓宽他们的知识储备。其次,通过转基因生物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基因和遗传的相关概念,并了解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

此外,转基因生物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室技能和科学实践。通过参与转基因生物的相关实验,学生能够学习和运用各种生物技术方法,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还能促进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2. 转基因生物教学的反思

然而,尽管转基因生物教学有其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行反思。首先,有些转基因生物的种类和应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可能存在潜在风险。在进行转基因生物教学时,教师需要重视生物安全问题,确保学生的安全与健康。其次,一些学生对转基因技术持有负面观点,对其进行教学可能引发争议和质疑。因此,教师在进行转基因生物教学时需要平衡教学内容,尊重学生的价值观和观点,进行必要的思辨教育。

此外,转基因生物教学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水平。由于转基因技术的复杂性,有些学生可能难以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因此,教师需要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图表、模型等辅助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转基因生物教学的简短展望

未来,随着转基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转基因生物教学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教育机构应加强转基因生物教学的师资培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学素养。同时,教育部门和教师还应积极与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推动转基因生物教学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此外,转基因生物教学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伦理意识。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转基因技术的道德、社会和环境影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担当。

总之,转基因生物教学是一个既具有优势又需要进行反思的教学内容。教育界应充分了解和应用转基因生物教学的优势,同时也要认识到其中的挑战与难点。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将转基因生物教学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十、农业转基因安全工作

农业转基因安全工作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推广,人们对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担忧逐渐增加。农业转基因安全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旨在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转基因安全的背景

转基因技术是近年来农业科技领域的一大突破,通过对植物或动物基因的改造,使其表现出更好的抗病性、抗虫性或耐逆性等特点,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然而,由于转基因技术的引入和推广,人们对农产品的安全性和环境风险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农业转基因安全工作是针对这一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具体措施和制度。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加强科研和风险评估,以及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风险意识,从而保障农产品的安全和公众的权益。

农业转基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农业转基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首先,农业转基因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安全和身体健康。农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来源,其安全性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通过加强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监管和风险评估,可以有效减少农产品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其次,农业转基因安全工作对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转基因作物的引种和种植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例如杂交传播、抗虫胁迫等。通过科学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可能的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此外,农业转基因安全工作还关系到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国际形象和竞争力。各国对转基因农产品的标准和监管要求不尽相同,一些国家和地区对转基因农产品持有质疑态度或采取限制措施。建立健全的农业转基因安全工作体系,可以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提供有力保障,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推进农业转基因安全工作的措施

推进农业转基因安全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以下是几项重要的措施:

  • 加强科学研究和风险评估,确保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 完善转基因农产品的标识与追溯体系,提高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对农业转基因技术的认知和使用水平。
  • 加强社会宣传和科普教育,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风险意识。
  •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了解和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做法。
  • 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加强对农业转基因安全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农业转基因安全工作的前景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农业转基因安全工作将会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展。未来,我们可以预见:

  1. 转基因作物的品种将更加丰富多样,其中包括适应我国特殊气候和环境条件的新品种。
  2. 农业转基因技术将更多地应用于温室蔬菜、水果等高价值农产品的培育。
  3. 基于转基因技术的农业生产模式将更加成熟和普及,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4. 农民将更加积极参与和支持农业转基因安全工作,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 国际间的转基因农产品贸易将更加便捷和顺畅,促进农产品全球流通。

综上所述,农业转基因安全工作对于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加强科学研究和风险评估,完善监管体系,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共同推动农业转基因安全工作的发展,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