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与设计概念?
创新设计是指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利用人类已有的相关科技成果进行创新构思,设计出具有科学性、创造性、新颖性及实用性的一种实践活动。
设计是创新的载体,创新体现在设计中。注意我这里说的设计是基于理论知识和经验上的创造活动,并不是照搬抄袭那种所谓的“设计”。如果没有创新,设计就失去了独立性和创造性。只能称为抄袭了。我国目前的大部分设计,严格来讲,只能说是抄袭。
二、设计思维与创新设计的联系?
设计思维与创新设计课程旨在将中国创新设计领域的研究成果与设计思维前沿成果相结合,旨在有效提升产品创新与创业实践能力。
设计思维与创新设计课程也是面向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真实需求的课程。通过该课程可以了解设计思维的概念等基本知识及需求理解、设计思维的历史与现状,掌握设计思维的过程、框架。
三、人工智能与设计创新是什么?
随着5G技术快速发展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设计又迎来了一场全新的革命。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给设计的对象、流程和方法带来了巨大变化,引发了设计思维和方法体系的变革。
绿色、智慧与安全,已经成为设计未来发展最重要的趋势和最本质的特色
四、人工智能发现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人工智能发现是由于科技不断创新的结果
五、人工智能毕业设计有什么创新点?
首先,对于本科生来说,如果选择毕业设计是人工智能相关方向,应该重点从落地应用上进行突破,这样不仅能够更容易获得老师的认可,同时对于后续的就业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本科阶段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初级科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人工智能相关方向的人才培养,长期以来都是以研究生教育为主,所以如果本科生选择人工智能方向,并不需要把技术创新作为重点,因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不仅对于知识结构的要求比较高,对于实验场景的要求也比较高,比如需要有数据中心等等。
六、人工智能对创新设计产生了什么影响?
起到辅助作用,可以大大增加人们的工作效率。
七、简易相框的创新设计与制作概述?
一,设计简易相框的来源
为人们设计一种轻巧,美观稳固,便于携带,容易取放照片的相框
二,明确设计相框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人们对相框的不同需求,设计要解决各种技术问题,使相框具备如下所列的各种功能:
(1) 具有自重轻,体积小的功能特点
(2) 具有易摆放,易携带,易取放照片的功能
(3) 具有美观好看,结构稳固,可随意转换的功能
(4) 具有符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综合效益,成本效益原则的功能
三,明确设计简易相框的条件
时间:30天
调查需求与明确问题10天,收集信息与整理信息5天,设计方案,制作样品,优化方案与完成最终设计共15天
经费(略)
设备:各种木工加工设备,少量的金属加工设备,还有安装工具等等
四,明确设计简易相框的限制
成本限制:总成本不超过5元
环境限制:适合当地的温度,湿度等条件
五,相框材料的选择
(一)材料的分类
(1) 天然材料,如竹,木,石等
(2) 金属材料,如铁,铜,铝等
(3) 化学材料,如塑料,涂料,油漆等
(4) 复合材料,如各类合金,玻璃纤维等
(二)材料的特性:塑性,弹性,耐腐蚀性等
(三)材料加工的方式:锯,刨,磨,钻,锻压,拼接,粘接,铸造等
六,方案的比较,权衡和决策
(一) 相框的设计方案
初步设计有以下几个方案,见图
(二) 相框设计方案比较
对相框其中的两个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具体情况见下表
相框设计方案比较表
(三) 相框设计方案的权衡与决策
通过相框的两个方案的比较,权衡各个方案的特点,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最后决策选定第一个方案。
七,相框的制作
(一) 零部件加工:切削,成型,铸型
(二) 装配工艺
(三) 表面涂饰
八,测试(安全测试,性能测试,功能测试,寿命测试,产品适用性测试和结构测试等)
(1),确保相框达到设计所承诺的功能
(2),确保相框应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30333661满足性能和效率的要求
(3),确保相框应适应用户环境
九,优化
(一),方案优化
(二),改良设计
(三),外观润色
八、人工智能的创新性?
一、要了解人工智能的创新性,先要知道它的含义。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
二、人工智能的创新性
从科学层面看,人工智能跨越认知科学、神经科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具有高度交叉性;从技术层面看,人工智能包含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知识工程、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具有极强专业性;从产业层面看,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具有内在融合性;从社会层面看,人工智能给社会治理、隐私保护、伦理道德等带来新的影响,具有全面渗透性。
人工智能的发展史是相关学科不断交叉融合、遵循不同范式的发展过程。从符号主义、逻辑推理、知识工程到连接主义,从大数据驱动小任务到小数据驱动大任务,从神经形态类脑智能到量子计算智能,人工智能的新范式不断增强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传统的科学研究引入新范式后,研究效能得到了极大提升。
人工智能创造各种技术帮助人类理解复杂的拥有巨量信息的世界。计算机视觉技术利用感知世界的每一个像素,增强人们观察场景的敏锐度。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通过深度语义分析,改善人和机器的交流互动。知识计算引擎与知识服务技术帮助我们搜集获取海量知识,进而挖掘关系,形成新的知识图谱。自主无人系统可以利用其不怕热、不怕冷、不怕压等特性,涉足人类无法到达或难以忍受的极端环境,帮助我们探测未知世界。
为人类改造世界形成新业态,增强产业发展能力。根据对人工智能应用的需求,可将人工智能产业分为三个层次:以AI芯片和软件为框架的基础层;以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交互为主的技术层;以智慧医疗、智能安防、自动驾驶等“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应用层。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不仅能提高产业发展的效率,更可以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形成新业态,构成新的创新生态圈,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人类管理自身构建新模式,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社会规范有序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人工智能嵌入社会治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消除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时预测和感知突发舆情;通过对汇聚到一起的多种传感器感知到的社会公共情况进行连续监测,智能预警各种公共安全事件。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给人类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科学研究的牵引、应用技术的交叉,人工智能必将推动人类社会实现创新式发展。
九、创新设计与创业专业是什么?
基于“设计驱动的创新”的理念,主要培养“面向产业转型和未来生活的智能可持续设计”,掌握“设计+”、“互联网+”等理念,结合同济大学优势学科行业应用的“T型”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以更好地服务和引领全球知识网络时代,及以人为本的、可持续的、创新型的社会和产业的发展。
十、毕业设计的摘要怎么写?
摘要是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主要是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毕业设计(论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摘要中应用第三人称的方法记述论文的性质和主题,不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应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设计了…系统”等表达方式。排除在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不得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书写要合乎逻辑关系,尽量同正文的文体保持一致。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一般不再分段落。商品名需要时应加注学名。对某些缩略语、简称、代号等,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处必须加以说明。摘要中通常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毕业设计(论文)的摘要可包含中文摘要和外文摘要。中文摘要字数为200字左右,外文摘要约为150个实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