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正文

科学家的故事?

一、科学家的故事? 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他小时候因为家里穷, 只上了3 个月学, 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他热爱科学, 常常把钱节省下来, 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他做实验的器具

一、科学家的故事?

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他小时候因为家里穷, 只上了3 个月学, 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他热爱科学, 常常把钱节省下来, 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他做实验的器具, 是从垃圾堆里拣来的一些瓶瓶罐罐。

爱迪生12 岁的时候, 在火车上卖报.火车上有一节给乘客吸烟的专用车厢, 车长同意他在那里占用一个角落.他把化学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里, 卖完了报,就做各种有趣的实验。

有一次, 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 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磷一遇到空气马上燃烧起来.许多人赶来, 和爱迪生一起把火扑灭了.车长气极了, 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了出去, 还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 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他省吃俭用, 重新做起化学实验来。

有一次, 硫酸烧毁了他的衣服; 还有一次, 硝酸差一点儿弄瞎了他的眼晴。他没有被危险吓倒, 还是顽强地做实验。 爱迪生试制电灯, 为了找到一种价钱便宜、使用时间长的灯丝, 不知做了多少次实验.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几十个小时, 实在太累了, 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

他这样不懈地努力, 终於找到了合适的灯丝, 发明了电灯.后来, 爱迪生又发明了电影、留声机......他一生中发明的东西有1000多种。

二、科学家的故事短文?

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从小就喜欢动手动脑。有一次上手工课,他想做一只小木凳。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拿出自己的作品,交给了漂亮又严厉的女教师。爱因斯坦没有拿出自己的作品,急得满头大汗。女教师宽厚地望着这个男孩,相信他能交上一件好作品。

  第二天,爱因斯坦交给女教师的是一个制作得很粗糙的小板凳,一条凳腿还钉偏了。满怀期望的女教师十分不满地对全班同学说:“你们有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同学们窃笑着纷纷摇头。老师又看了爱因斯坦一眼,生气地说:“我想,世界上不会再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了。”教室里一阵哄笑。

  爱因斯坦脸上红红的,他走到老师面前,肯定地对老师说:“有,老师,还有比这更坏的凳子。”教室里一下子静下来,大家都迷惑不解地望着爱因斯坦。他走回自己的座位,从书桌下拿出两个更为粗糙的木板凳,说:“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制作的,刚才交给老师的是第三个木板凳。虽然它并不使人满意,可是比起前两个总要强一些。”

  这回大家都不笑了,女教师向爱因斯坦亲切又深思地点着头,同学们也向他投去敬佩和赞许的目光。

  这个小故事让我们看到爱因斯坦的韧性,在他不满意自己的小板凳的时候,他又再次投入制作。他一共制作了三个小板凳,最后的一个比前两个要好一些。在制作小板凳的过程中,爱因斯坦表现了他对自己的态度,那就是无论做任何事,他都要力求做好,完全释放自己的能量,不满足已有的成绩,让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

三、特斯拉科学家的故事?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年7月10日—1943年1月7日),塞尔维亚裔美籍发明家、物理学家、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1][2]

1856年7月10日,出生于当时奥地利帝国的斯米良。1895年,他替美国尼亚加拉发电站制造发电机组,该发电站仍是世界著名水电站之一。1897年,他使马可尼的无线电通信理论成为现实。1898年,他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艘无线电遥控船,无线电遥控技术取得专利。以他的名字命名了磁密度单位(1Tesla=10000Gause),表明他在磁学上的贡献。

虽然他一生致力不断研究,并取得约1000项(一说700项[3])专利发明,但这并没有使他腰缠万贯,特斯拉长年经济拮据。1943年1月7日,特斯拉在纽约旅馆死于心脏衰竭,享年86岁。

四、科学家的故事的作者?

《科学家的故事》为韩玉所著图书。该书结合当代少年儿童的阅读特点,以故事作品的形式,讲述世界范围内著名科学家的童年与成长故事,突出表现科学家们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基本信息

文献类型:专著

责任者:韩玉

出版、发行者:蓝天出版社

出版发行时间:2004年

出版、发行地: 北京

语种: Chinese 汉语

丛编题名: 影响孩子一生的42个故事

载体形态: 280页

五、科学家的故事简短?

达尔文6岁的时候,有一天母亲带他到城市公园去玩耍。正巧这一天公园里举行义务栽树活动,母亲就带着小达尔文领了一把铁锨去挖坑栽树。

小达尔文还拿不动铁锨,母亲就让他用双手扶着树苗,自己给树苗挖坑培土。这个时候,一对精彩的母子对话开始了。

达尔文很好奇地问母亲:“妈妈,你为什么要给树苗培土?”

“我要树苗像你一样茁壮成长,因为泥土就是树苗生长的基础。”“妈妈,那泥土为什么长不出小猫小狗呢?”

“小猫小狗是他们妈妈生的,不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

“人最早的妈妈是谁呢?她又是谁生的呢?”“听说最早的妈妈是夏娃,不过我只知道圣母玛丽亚。”

“那么,夏娃和玛丽亚是谁造的?”

“上帝造的。”“那么,上帝是谁造的?”

面对闪着一双好奇的眼睛执意探问的儿子,妈妈注视着儿子说:“亲爱的孩子,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个谜。妈妈希望你长大以后好好学习,自己去寻找答案,做一个有出息、有学问的人。”

幼小的达尔文似乎听懂了妈妈的话,又似乎没有听懂,若有所思。

当时这对母子的对话,不论在场有没有其他人,一定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对话正是一个科学家开始思考的发端,这是一个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启蒙,这个孩子就是后来创立了进化论的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

毫无疑问,达尔文是个聪明的孩子,他6岁的幼小心灵里就已经对身边的世界充满了神奇的疑问。但是,这里,更让我们尊敬的,是那个沉着冷静、循循善诱的妈妈。她借一个很普通的问题,带领孩子在不动声色之中完成了一次启发教育。

六、飞天科学家的故事?

翟志刚,汉族,黑龙江省龙江县人。曾入选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梯队及神舟六号航天载人飞行乘组梯队。浓眉大眼、英俊帅气的翟志刚,在当空军飞行员时就曾成为《中国空军》杂志的封面“模特”。然而,从神五到神六,“人气”极高的他两次入选梯队,却两次与飞天失之交臂。翟志刚能一次次突破自己的极限终于最终飞天成功,某种程度上源于幼时贫寒生活对他的历练。翟志刚出生在嫩江平原上的黑龙江省龙江县农村。尽管生活困难,目不识丁的母亲却心存高远: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读书。在那个贫困的村庄,将6个子女全部培养到高中以上,是鲜见的。母亲靠卖炒瓜子供翟志刚读完了小学、初中。眼看年近六旬的母亲,每天起早贪黑炒瓜子到街上卖得辛苦,让刚考上高中的翟志刚难以承受。翟志刚心疼母亲,想辍学回家帮母亲干活,一向慈祥的母亲发了火:“妈不识字,也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认准一个理,你必须念书!” 1985年6月,飞行学院招飞,翟志刚顺利考上。临走前一天,母亲破例没有出去卖瓜子。她向邻居借了20元钱,给儿子买了一个旅行包,想帮儿子收拾行装,可家中却没有什么东西来装满它。老人对着那只空包默默流泪。最后,母亲为儿子炒了一锅瓜子,一粒粒地选出个大饱满的,装到旅行包里。母亲又从口袋里掏出5元钱,塞到儿子手里。5元钱,在当时需要母亲在外面卖几天瓜子才能挣到。翟志刚再也忍不住心酸,拥住白发苍苍的母亲哭了。到学校后每月津贴12元,翟志刚只留下两元,其余全部寄给了母亲。他知道母亲爱喝糖水,就给母亲捎去白糖、奶粉。成为航天员后的翟志刚回家探亲的次数屈指可数。有一次临走前,翟志刚将一个用纸壳糊的小箱子留给母亲。母亲打开一看,里面全是硬币,足有200多元。当时,全家人都哭了。2004年11月20日,神五成功飞行后1年零1个月,最疼爱翟志刚也最让他牵挂的母亲去世了。翟志刚却因为任务在身,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当他赶回家时,面对母亲的墓碑,这位刚强的东北汉子泪流满面。

七、科学家以及科学家的成就故事?

关于这个问题,1.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他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著名方程式E=mc²为现代物理学打下了基础。

2. 居里夫人:瑞典化学家居里夫人是第一个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女性。她发现了镭和钋元素,并用它们来治疗癌症。

3. 牛顿:牛顿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这些定律为现代物理学和天体力学打下了基础。

4. 达尔文:达尔文是一位杰出的生物学家,他提出了进化论理论。他的工作为生物学和人类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5. 霍金:霍金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他在黑洞和宇宙学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著作《时间简史》成为了畅销书,并且激励了许多人对物理学的研究。

这些科学家的成就故事都证明了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他们的工作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八、小科学家摇篮 科学家的故事

科学家小故事

牛顿从事科学研究时非常专心,时常忘却生活中的小事。有一次,给牛顿做饭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就把鸡蛋放在桌子上说:“先生!我出去买东西,请您自己煮个鸡蛋吃吧,水已经在烧了!”

正在聚精会神地计算的牛顿,头也不抬地“嗯”了一声。老保姆回来以后问牛顿煮了鸡蛋没有,牛顿头也没抬地说:“煮了!”老太太掀开锅盖一看,惊呆了:锅里居然煮了一块怀表,鸡蛋却还在原地放着。原来牛顿忙于计算,胡乱把怀表扔到了锅里。

牛顿一人在家中的果园中,由于边走路边思考问题,无意间撞到园中的苹果树,这时一个苹果正好砸在牛顿的头上。牛顿突然从问题中醒悟过来,捡起了苹果,这时他又陷入一个问题:为什么苹果会落到地上,而不是飘上天空。最终牛顿提出一个最简单的现象产生的举世定律:万有引力。

富兰克林7岁时,有一次过节,大人们给了他许多钱。富兰克林打算用这笔“巨款”去商店买一些玩具。半路上,他看到一个男孩很神气地吹哨子,他当时完全被这个哨子迷住了,就用自己所有的钱换了那个男孩的哨子。回到家里,富兰克林十分得意地吹着哨子满屋子转,却打扰了全家人。他的家人知道他这笔交易后告诉他,为了这个哨子,

他付出了比它原价高4倍的钱,并让他明白,这些多付的钱,是可以买到更多更好的东西的。

波义耳1627年1月25日出生于爱尔兰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个伯爵,家庭富有。在十四个兄弟中他最小。童年时波义耳并不特别聪明,说话还有点口吃,不大喜欢热闹的游戏,但却十分好学,喜欢静静地读书思考。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639至1644年,曾游学欧洲。在这期间,他阅读了许多自然科学书籍,包括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伽利略的名著《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这本书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后来的名著《怀疑派化学家》就是模仿这本书写的。

金冠之谜

赫农王让金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掺了银子,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到底工匠有没有捣鬼呢?既想检验真假,又不能破坏王冠,这个问题不仅难倒了国王,也使诸大臣们面面相觑。后来,国王将它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冥思苦想出很多方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澡堂洗澡,他一边坐进澡盆里,一边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拖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跳出澡盆,连衣服都顾不得穿就直向王宫奔去,一路大声很着“尤里卡”,“尤里卡”

(Fureka ,我知道了)原来他想到,如果王冠放入水中后, 排出的水量不等于同等重量的金子排出的水量,那肯定是掺 了别的金属。这就是有名的浮力定律,既浸在液体中的物体 受到向上的浮力, 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出液体的重量。 后来, 该定律就被命名为阿基米德定律

九、不断实验的科学家的故事?

法拉第经过10年不断的实验,发现电磁感应定律

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受到科学界的关注,1821年,英国《哲学年鉴》的主编约请戴维撰写一篇文章,评述自奥斯特的发现以来电磁学实验的理论发展概况。

戴维把这一工作交给了法拉第。法拉第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对电磁现象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并开始转向电磁学的研究。他仔细地分析了电流的磁效应等现象,认为既然电能够产生磁,反过来,磁也应该能产生电。于是,他企图从静止的磁力对导线或线圈的作用中产生电流,但是努力失败了。

经过近10年的不断实验,到1831年法拉第终于发现,一个通电线圈的磁力虽然不能在另一个线圈中引起电流,但是当通电线圈的电流刚接通或中断的时候,另一个线圈中的电流计指针有微小偏转。法拉第心明眼亮,经过反复实验,都证实了当磁作用力发生变化时,另一个线圈中就有电流产生。

他又设计了各种各样实验,比如两个线圈发生相对运动,磁作用力的变化同样也能产生电流。这样,法拉第终于用实验揭开了电磁感应定律。

十、科学家意外发明的故事?

不得不说“青霉素”,青霉素的发现非常意外,也绝对是人类史中,数一数二的发现,每年把数千万人从死神手中解救出来!

青霉素发现之前

以上比喻一点不夸张,别小看了这瓶小小的青霉素,绝对是“上帝”给人类最具价值的宝物之一,说是“起死回生”都不为过!

没有青霉素前,可能小小的一个皮外伤,就会导致截肢,截肢后还不一定能活;或者一次感冒,就能要人性命;在战争中,部分国家受伤士兵的死亡率高达60%以上,那时候人类对致病细菌的入侵,基本毫无抵抗力。

意外的发现

可是这一情况,在二战之后彻底改变了。

1928年夏天,英国微生物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1881—1955),在实验室的培养皿中,培养葡萄球菌(金黄色),目的是为了找到葡萄球菌引起炎症的治疗方法。

随后弗莱明度假去了,忘了清理实验室里的培养皿,三周后弗莱明回到实验室,准备清洗培养皿重新实验时,意外地发现:在培养皿的一个小角落,长出一团青绿色的物质,在青绿色物质处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消失了!

这一现象引起了弗莱明的注意,他意识到,一定有什么东西抑制了葡萄球菌的生长!

弗莱明立马着手实验,发现这团青绿色物质,来自于一种青霉菌,青霉菌生长的地方,包括葡萄球菌、白喉菌、肺炎球菌等等很多细菌都无法生存。

青霉素问世

当年,弗莱明就向医学界公布了他的发现,但当时青霉素的提取技术受到限制,青霉素的使用没有得到推广,同时,弗莱明保留了那株青霉菌样本。直到1941年,另外两位医学家成功分离了青霉素,1944年青霉素投入量产。

从此,青霉素成了人类的重要药物,也是人类对战细菌的“重武器”,现在一个小小的感冒并不是什么事,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归根到底这是青霉素功劳。

发现者功不可没

青霉素的发明,全世界每年减少数千万人因细菌感染而死亡,直接提高人均寿命15年以上;人类赤手空拳,和细菌进行了数百万年的战争,青霉素可以说给人类提供了一把“AK47”,大大提高了人类的防御力。

青霉素的作用巨大,其发现者弗莱明,和提取者弗洛里和钱恩,三人共同获得194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