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类利用风能的历史?
风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各处受热不同,产生温差,从而引起大气的对流运动形成风。据估计到达地球的太阳能中虽然只有大约2%转化成风能,但其总量仍是十分可观的。全球的风能约2.74X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2X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
人类利用风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元前,但数千年来,风能技术发展缓慢,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但自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以来,在常规能源告急和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下,风能作为新能源的一部分才重新有了长足的发展。风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和可再生的新能源,有著巨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对沿海岛屿,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地广人稀的草原牧场,以及远离电网和近期内电网还难以达到的农村、边疆,作为解决生产和生活能源的一种可靠途径,有著十分重要的意义。即使在发达国家,风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也日益受到重视。
二、人类对能源的利用?
人类可利用的能源资源有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水能、核能、电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和地热能等。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都可以称为能源。大自然赋予人类多种多样的能源,一种是来自太阳的能量,包括太阳辐射能和间接来自太阳能的煤炭、生物能等。
第二种是来自地球本身的能量,如地热能和原子能。
第三种是来自地球和其余天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能源问题是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
三、人类利用资源的过程?
1.柴草能源时代,人类学会利用火结束了茹毛饮血、以采摘野果为主的生活。他们以草木取暖、吃熟食,靠人力、畜力以及来自太阳、风和水的动力从事生产活动。
2.化学能源时代,人类发明了蒸汽机和发电机等,使能源消费从柴草转变到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以及电力等为主,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
现在家庭所用的燃料是煤气,即是石油气,它们是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埋在地层下,并在地壳中经过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它们被称为化石燃料。它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它的价格越来越高,每瓶石油气要五十多块钱。
四、人类利用原子的历史?
核能(nuclear energy)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现,这离不开早期西方科学家的探索发现,他们为核能的发现和应用奠定了基础。可一直追溯到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发现电子开始,人类逐渐揭开了原子核的神秘面纱。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放射性。
1898年居里夫人与居里先生发现放射性元素钋。
1902年居里夫人经过三年又九个月的艰苦努力又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质能转换公式。1914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实验,确定氢原子核是一个正电荷单元,称为质子。1935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得威克发现了中子。1938年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发现了核裂变现象。1942年12月2日美国芝加哥大学成功启动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将两颗原子弹先后投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1954年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商用核电站——奥布灵斯克核电站。
从此人类开始将核能运用于军事、能源、工业、航天等领域。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日本、以色列等国相继展开核能应用研究。
原子能电站
利用核反应堆中核裂变或聚变所释放出的热能进行发电的方式。它与火力发电极其相似。只是以核反应堆及蒸汽发生器来代替火力发电的锅炉,以核裂变能代替矿物燃料的化学能。
第一代核电站。核电站的开发与建设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4年前苏联建成发电功率为5兆瓦的实验性核电站;1957年,美国建成发电功率为9万千瓦的Ship Ping Port原型核电站。这些成就证明了利用核能发电的技术可行性。国际上把上述实验性的原型核电机组成为第一代核电机组。
第二代核电站。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实验性和原型核电机组基础上,陆续建成发电功率30万千瓦的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石墨水冷堆等核电机组,他们在进一步证明核能发电技术可行性的同时,使核电的经济性也得以证明。世界上商业运行的400多座核电机组绝大部分是在这一时期建成的,习惯上称为第二代核电机组。
第三代核电站。20世纪90年代,为了消除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负面影响,世纪核电业界集中力量对严重事故的预防和缓解进行了研究和攻关,美国和欧洲先后出台了《先进轻水堆用户要求文件》,即URD文件
五、人类最早利用的垃圾?
(1)古代的废物利用
人类废物的处理和利用着有悠久的历史。我国人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兴建厕所用来积肥。印度等亚洲国家,自古以来就有利用粪便和垃圾堆肥的习俗。
早在公元前3000~公元前1000年,古希腊米诺斯文明时期,就有人应用埋坑覆土的办法处理垃圾。18世纪,苏格兰大城市爱丁堡有将废物收集分类出售再利用的记载。
进入20世纪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美国现在80%的人口在城市。
在我国,人口城市化的速度也在急剧加快,乡镇企业的兴起使非农业人口正在迅速增加。由于人们消费水平的迅速提高,“三废”排放量日益加大,公害事件日趋增多,垃圾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环境保护开始受到社会公众和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政府的重视,污染防治和废物利用技术迅速发展,大体形成一系列处理方法,成为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学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2)现代的废物利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和意大利等发达国家,由于废物放置场地紧张,处理费用高昂,石油危机的冲击使资源问题更加突出。
日本科技界首先提出了“资源循环”概念,受到国际社会的注意,废物资源化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国家相继制定了有关法规,在立法上也可以看出由过去的消极处置转为积极利用的发展趋势。
例如,美国1965年制订了《废物处理法》,1970年修订成《资源回收法》,1976年又修订为《资源保护再生法》,明确规定各种废物特别是固体废物不准任意弃置,必须作为资源利用起来。
为了实现废物资源化,许多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利用废物的政策和措施,如建立专业化的废物交换和回收机构,从事废物的直接有效应用。美国环境保护局80年代初就在全国布置了200个废物交换点,设立了3000个回收中心。
欧洲一些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80年代大力发展跨国的废物交换体系。
德国化学工业协会最早着手与邻国奥地利、卢森堡、荷兰、比利时、丹麦等合作,签订了废物交换协议。西欧共同体商工委员会于1978年建立废物交换市场。
北欧的瑞典、丹麦、芬兰和挪威建立了北欧废物交换所,促进了废物资源化的发展。
除了这些管理措施外,各国科技界还提出了许多废物利用的工艺,无论废气、废液还是废渣,均可在合适条件下转化为资源。
例如:城市垃圾中含有的大量有机物,经过分选和加工,可作为煤的辅助燃料,也可经高温分解制取燃料油;某些废液与废料混合,经微生物降解可制取沼气和优质肥料;废烟尘中可回收像锗这样的高价金属材料;废渣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已很普遍了。
1972年中国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的“综合利用,化害为利”的环境保护工作方针,于1973年8月5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上得到确认,并写入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沿用至今,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实际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从民间到各级政府都很重视废旧物资的综合利用。
到1995年底,全国县级以上经营再生资源的公司(或称废品公司)有2800个,遍布城乡的回收网点有11.2万个,各种再生资源综合加工利用厂有1500多家,从业人员约73万。
1950~1995年共回收各种废旧物资1775亿元,回收总量为3.5亿吨,包括冶金、化工、轻工、手工业等各行业的再生原材料,如废钢铁1.65亿吨,旧有色金属487万吨,各类陈旧化工原料1920万吨,废纸6300万吨,还有大量的可直接利用的旧物和身为无价之宝的历史文物。综合利用的效益是相当可观的,仅1981~1995年,由回收的废渣、废液中提炼出的有色金属达8.65万吨,产值100亿元;而从含金、银、铂族金属的废弃元件中就提炼出黄金4800千克、白银711吨、铂族金属1990千克。
(3)当前的废物利用
废物昨用事业的确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人类不会满足已有的成果。关于环境保护的思考多侧重于在废物业已产生之后怎么对它们处理,这是一种尾端治理思路。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提出“清洁生产”新概念。
在1990年10月的坎特伯雷(英国)会议上明确了这一概念的内容:清洁生产是对工艺和产品的预防性环境战略,旨在减少生产对人体和环境的风险;对于和生产工艺,清洁生产着眼于节久原材料和能源,消除有毒原材料,并在一切排放物和废物离开工艺前,削减其数量和毒性;对于产品,清洁生产的战略重点是在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即从原材料收集开始到产品的最终处置,要尽量减小负面影响。
发展清洁生产的战略思想,对废物的利用或资源化是一个重大进步,它拓宽了环境保护的视野,促进了变尾端治理为生产全过程各环节的全言位管理。
不过这是对新的工艺设计而言,而对地球上已积累的废物,其利用和资源仍很艰巨,即使这样,也仍然要用清洁生产的思想作指导,以免产生二次污染和新的环境问题。
几乎在清洁生产概念提出的同时,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污染预防案》,明确提出了预防污染这一概念。
它虽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却是一个行动指南,详细说明了污染预防体系和不同层次。它包括废弃物的清除、处理、回收、减少污染源和杜绝污染源。
最后这项“杜绝污染源”代表了污染预防新概念的最终目标。这个法案标志着保护环境新时期的开始,是继60年代以来化学污染治理的经验教训的产物,是人们孕育出的一个“新化学婴儿”。
90年代以来,这个“婴儿”受到各方的关注并被赋予了不少好听的名字,如环境良性化学、绿色化学等。最后,美国环保局采用了绿色化学这一名称。
1995年3月1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制订“绿色化学挑战计划”,以推动各界合作进行化学污染预防和工业生态学研究,鼓励支持重大的创造性的科学技术突破,从根本上减少用至杜绝化学污染源,这也把废物利用的观念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绿色化学是设计可研究没有或只有尽可能小的环境负作用的,在技术上、经济上可用的化学品和化学过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环保局建立了专项基金,资助重要的有实用化前景的绿色化学研究课题。
同年,美国还设产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这是化学化工领域内唯一的总统奖,以表彰在绿色化学研究和开发中有杰出现献的单位和个人。
1996年和1997年均有5个项目(优新合成路线、优新反应条件、更安全化合物的设计、小型企业、学术研究)获奖。
绿色化学不但有重大的社会、环境效益,而且是化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它的根本目的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观点重新审视和改革现有的整个化学和化工。
因此,它是当代化学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无疑也是废物利用和资源化研究的一个全新课题。
六、人类利用苹果造出什么?
科学家牛顿通过苹果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的发现,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它把地面上的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起来,对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第一次揭示了自然界中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牛顿的万有引力概念是所有科学中最实用的概念之一。牛顿认为万有引力是所有物质的基本特征,这成为大部分物理科学的理论基石。
七、人类利用什么建造房屋?
人类建造房屋用木料砖瓦石头等材料,因为建造房屋用木料砖瓦可使房屋坚固,保暖耐住给人一种安静舒适的感觉,长期在砖瓦木料建造房屋居住身体健康……
八、是人工智能创造了人类还是人类创造了人工智能?
当然是人类创造了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只是赋予了机器一些比较智能的功能,人工智能并不能替代人类。
人类拥有自己的大脑和思考能力,人工智能只是人类让它变得智能,它本能并不存在像人大脑一样的思考能力,人才是最高智力的存在。所以是人类创造了人工智能。
九、人工智能怎么控制人类?
人工智能是一种技术,不具备自我意识和行动的能力,因此它本身并没有控制人类的能力。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一些人担心当人工智能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强大时,就有可能出现无法预料的问题或新情况,这可能会导致人工智能系统对某些人类活动产生影响。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人工智能系统的安全性和透明度。例如,我们可以建立监管机构来监督和管理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和使用,也可以通过设定规范和标准来确保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公众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和认知,以减少误解和恐慌情绪。总之,人工智能技术需要得到科学、务实和负责任的应用。
十、人类利用蚂蚁发明了什么?
据说起重机的灵感来自于蚂蚁,蚂蚁能举起比自身体重还重好几十倍的物体,通过研究它们的身体及肌肉结构,制造出相应的起重机
近日,研学家为了更好的理解沙漠蚂蚁导航回家的机制,使用了定制的跑步机来研究它们的走路方式。
这可不是你常在健身房里见到的跑步机的缩小版。蚂蚁们被拴在一个轻重量球体的上方,当昆虫向前奔跑之时,会有时停顿有时转换方向,而球体就会在下方转动,感应器就会记录下它们的每一步。
利用这样的设备,研究人员就能首次复现蚂蚁回家的行为,用一种无比详细的方式分析运动轨迹,评估它们找寻巢穴的走路速度以及步伐变化。
这种球形跑步机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用来研究小动物了,但是对于蚂蚁的脚来说却还不够敏感。为了这个研究,科学家们特意替蚂蚁重新制作了跑步机,它由中空的、可在空中悬浮的聚苯乙烯构成,对蚂蚁的移动尤为敏感。
研究员设计的一种跑步机,对蚂蚁微弱的步伐很敏感。
当蚂蚁走动的时候,这个跑步机也随之转动。为了遵循蚂蚁的方向并让它还能自由移动,科学家把一根由牙线细丝做成的线粘在蚂蚁背上,线的另一端与悬挂在球体上方的指针连接。尽管这个过程听起来很困难,但实际上只要几秒就可以把蚂蚁粘在绳子上了。
蚂蚁是从离它们巢穴入口10米的地方捉来的,这样它们就已经确定好了一个回巢路线。一旦它们被放置在球体上,它们就会依靠机制,按着假定的路线跑回巢穴。先前的研究就表明这个回巢机制对蚂蚁的导航十分重要:利用太阳的位置、天空的偏振模式作为罗盘,用自己的脚步丈量距离。
通过这个跑步机,科学家们记录了走动中蚂蚁的方向以及速度;灵活的绳子使动物能够以更自然的姿势移动,而不是像过去的研究那样被牢牢固定住。
科学家说,这些蚂蚁几乎都会在跑步机上走上很多米,就好像它们在户外野地上那样。
研究员说,蚂蚁一开始会直接朝着巢穴直奔,一旦它们在预想的地方找不到巢穴,便会采用一种不同的定位模式,研究员称这种模式为“搜寻模式”。
该项研究的调查结果首次揭露了:当蚂蚁意识到自己迷路了,它们会开启“搜寻模式”,减慢速度,以一种打圈的模式移动。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机制以及与导航相关的神经信号,科学家可以在人为创设的环境下控制并调整参数,通过重复设置条件来测试蚂蚁这种复杂的行为——寻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