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要用树莓派跑人工智能,但是不知道买树莓派的哪个版本合适?
首先,得先确认树莓派是否足够完成你想做的这个项目。
你可以上网找找,看看目前这个项目有没有接近的成功案例,如果有,他们用的开发板可以作为你选择的参考。如果没有,或者有些不大成功的案例,那么可以看看到底是树莓派本身的问题,还是那些场景下树莓派外围产生的问题,然后再做考虑。
看了很多人提到树莓派算力不足,诚然,树莓派本身肯定是不如Jetson nano、RK3399 pro,但是也没糟糕到完全跑不了这两者能跑的模型,无非是得花点钱买些增强算力的东西,比如英特尔神经计算棒二代或者谷歌的TPU。
然后,确认要用树莓派完成你手头这个项目,是否能够控制在你预算内完成。
树莓派的价格在淘宝很透明,多比几家流量大的就知道了。之所以有人说树莓派贵,其实不是板子,而是周边,你买了树莓派,总会忍不住买个壳子吧,电源吧,马上又会配个触摸屏,无线键鼠,马上又会配个800w摄像头,然后都那么齐了,你又想开始折腾机械臂和小车了。
控制预算的核心在于管住自己想折腾的心,要做什么再买什么,买那一堆最后吃灰,没有任何意义。你可以把你的预算写到纸上,然后要求自己做这个项目不能超过这个预算金额,然后每买一个东西,就更新一下剩余的金额,很快你就会发现能控制了。
另外,
1.很多东西都能找到替代的。比如树莓派的壳子,随便找个盒子放一下就可以,拿个桌面小风扇对着吹,也跑的好好的,没那么娇气。最大限度利用自己手边的东西,而不是下单买。
2.很多不能替代的东西,TF卡、U盘、键鼠、显示器、摄像头、各种连接线,家里翻翻,宿舍找找,能不买就不买,能复用就复用。谁还没一些吃灰的设备啊。
3.不介意二手的话,蹲论坛,蹲群,蹲闲鱼,多看,多听,多问。经常可以淘到品相还可以的树莓派和周边。特别是闲鱼,多问几句,即使价格没法降低,态度好一些,姿态低一些,经常有些人顺手就问你有没有其他需求,然后一谈,经常有惊喜。比如各种传感器,随手送的电源线,数据连接线一类的。蚊子腿也是肉。
最后,要想清楚项目后是否还继续研究树莓派。
对于树莓派,应该是全球很火的一个开发板,它有很完整的生态(有问题资料多,容易找到人回答你的问题),成吨的项目(不停扩展的眼界),各种开源的代码(容易学习提升),可以快速实现各种功能。如果从创客和实现功能角度,它是性价比最好的选择之一。想想吧。如果你入了Jetson nano或者Jetson NX,除了做ai相关,你还舍得用来做其他的么?树莓派不做项目了,能够刷成nas,能够刷成电视盒子,能够刷成游戏机,分分钟发挥余光。买一个东西,得用,才会回本,如果吃灰,无论算力多强大,都是浪费。二来即使不想玩了,挂闲鱼也容易出,毕竟需求量大,容易回血。
但是也要看到,如果你想做的是AI,或者是嵌入式开发,树莓派都不是必选项。AI的核心是算法,乖乖出门左拐从头学算法去。嵌入式开发截止目前,应该还是传统的那些板子,因为目标是让你了解底层,而不是让你快速开发。
对比Jetson nano和树莓派4b 4g(我目前只有这两种),其实使用是差不多的,性能确实树莓派4b不如Jetson nano,但是胜在扩展和项目多啊。所以有钱可以一次配齐;没钱就考虑慢慢玩,边玩边买,玩啥买啥,边玩边卖,无用就卖。
二、树莓派的不同版本?
树莓派早期有A和B两个型号,主要区别:A型:1个USB、无有线网络接口、功率25W,500mA、256MB RAM;B型:2个USB、支持有线网络、功率35W,700mA、512MB RAM。2014年7月和11月树莓派分别推出B+和A+两个型号 ,主要区别:Model A没有网络接口,将树莓派的不同版本
三、树莓派各版本区别?
树莓派(Raspberry Pi)是一种小型的单板计算机,由树莓派基金会开发。树莓派有多个版本,每个版本之间有一些区别。以下是树莓派各版本的主要区别:1. 树莓派1系列:包括树莓派1 Model A、树莓派1 Model B、树莓派1 Model A+和树莓派1 Model B+等几个版本。这些版本较旧,具有较低的性能和较少的接口选项,适合一些简单的项目和学习任务。2. 树莓派2系列:包括树莓派2 Model B和树莓派 Compute Module 3等版本。这些版本提供了更强大的处理器和更多的接口选项,适合一些需要较高性能的项目。3. 树莓派3系列:包括树莓派3 Model B、树莓派3 Model A+、树莓派 Compute Module 3+等版本。这些版本在性能和功能上相比上一代有所提升,例如处理器性能更强、网络连接更快等。4. 树莓派4系列:目前最新的版本是树莓派4 Model B。相比前几代,树莓派4 Model B具有更强大的处理器、更多的内存选项、更快的网络连接和更高的分辨率支持等。此外,树莓派4还改进了供电接口、扩展接口和散热设计。总的来说,随着版本的更新,树莓派的性能和功能越来越强大,可适用的应用范围也越广。选择哪个版本,需根据具体的需求和项目要求来确定。
四、人工智能入门树莓派还是haas?
人工智能入门配树莓派,因为树莓派兼容人工智能最吻合。
五、树莓派可以做人工智能吗?
树莓派可以用来实现一些简单的人工智能应用,但在处理复杂的人工智能算法时可能会遇到性能瓶颈。以下是树莓派可以实现的一些人工智能应用:
语音识别:使用树莓派配合语音识别模块,可以实现基于语音指令的智能控制。
图像识别:将树莓派与摄像头、图像识别算法相结合,可以实现一些基本的图像处理和分析功能。
机器学习:使用树莓派可以对一些简单的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和推理,例如线性回归、分类等。
智能家居:将树莓派与各种传感器、执行器相连接,可以实现基于智能家居的一些自动化功能,如控制灯光、温度等。
需要注意的是,树莓派的处理能力相比于高端计算机而言较为有限,因此在进行人工智能开发时需要注意算法的复杂度和性能需求,避免出现性能瓶颈或运行不稳定的情况。
六、树莓派
一、应用背景
电气系统主要用于传输和分配电力,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机器人、电动汽车等领域。因此,实时监测电气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电流是电气系统中最基本的参数之一,实时监测电气系统电流可以帮助企业及时识别电气系统的故障、优化能源使用、制定维护计划,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安全性。
二、技术难点
电流监测在电气系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实际应用中会面临各种技术困难与挑战。除了信号干扰和传感器硬件问题外,另外一个主要难题是关于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处理。
电气系统中的电流信号非常复杂,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过程也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数据传输的稳定性、数据处理的算法和模型、数据的噪声和干扰等等。为了克服这个困难,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和措施。
三、解决方案
一家专注于电气系统预测性维护的公司开发了一套智能的模块化系统——e.Guard,该系统可以对电气设备的剩余电流状态进行永久监控和记录。从长远来看,收集的剩余电流数据可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方法和机器学习来预测未来的工厂行为。因此,e.Guard在电气工厂中实施预测性维护,从而提高安全性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公司和保险公司的风险。
e.Guard分为五个层,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规划,从灵活的个性化解决方案到复杂工业结构的系统的完全集成监控。
第一层是全电流敏感剩余电流监测器,负责监测剩余电流,能够监测和评估高达30A的剩余电流,频率范围为0Hz-100kHz。
第二层是比较关键的一个层次,采用虹科工业树莓派RevPi Core模块作为工业物联网网关,负责读取电流监测器的数据,并进行本地数据预处理和数据记录。同时,它也是整套系统中负责OT端和IT端对接的重要接口,可以通过该模块实现数据上云。
第三层是云端,负责数据分析,根据给定规则做出预测性维护决策。第四层是PC端可视化软件界面,方便用户实时监测系统状态。第五层为移动端提醒服务,当有紧急事件发生时,方便及时提醒负责人。
四、总结
在e.Guard系统中,虹科工业树莓派作为工业物联网网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气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等设备采集电气系统的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虹科工业树莓派进行处理和分析。虹科工业树莓派可以将来自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和处理,同时可以将数据传输至云端或其它终端设备进行展示和使用。虹科工业树莓派在该系统中起到数据汇聚、数据处理、数据传输、数据安全的作用,提高电气监测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
更多精彩资讯 欢迎关注博主
七、树莓派?
谢邀 ,添加 "dtparam=spi=on" 到 config.txt 中 试一试。
八、如何查看树莓派的linux版本?
如果想查看你的Linux系统是哪个,可以使用lsb_release -a命令,lsb_release -a命令不光可以列出是哪个发行版,还可以列出具体是第几个版本。
九、树莓派用什么版本的Linux?
支持armv6就可以,第二版是armv7 一般也就有专门支持的那么几个,都在官网挂着。吐槽一下你的懒 debian的树莓派版raspbian, archlinux的arm版,其中有各种开发板专用的,包括树莓派, fedora的社区重置版,因为fedora官方不出armv6,所以一代树莓派用的是社区搞得Pidora, 另外我看了下竟然有ubuntu了
十、树莓派各版本有何差别?
树莓派一代有b型、b+型,b+型比b型多了几个usb口,当然还有其他的,我不太了解树莓派二代比一代,在CPU、内存等方面提升了很多,CPU核数增加了,内存加大了等等我大概就知道这些,具体得去搜详细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