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正文

中国地震研究所所长?

一、中国地震研究所所长? 姚运生,男,汉族,1962年10月出生,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现任湖北省地震局局长、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所长、党组书记、中国地震局地壳应

一、中国地震研究所所长?

姚运生,男,汉族,1962年10月出生,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现任湖北省地震局局长、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所长、党组书记、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武汉科技创新基地主任,兼水库诱发地震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姚运生

性别

出生日期

1962年10月

主要学习工作经历

1983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地质学专业;

1990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构造地质专业硕士学位;

2003年获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1999年在日本研修。2001年被评为研究员,2003年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2008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湖北省地震局局长、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所长、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武汉科技创新基地主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二、中国易学研究所所长?

  没有中国易学研究所,只有中国(香港)易经易学研究院、中国顾氏易学研究所,中国易学家协会、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等组织。  另外,还有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中国易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南京大学易学研究所等等。

三、研究所所长助理和副所长的区别?

研究所所长助理和副所长是职务级别上的区别。研究所所长助理是研究所所长的助理,是帮助研究所所长处理一些日常事务,其职级相当于研究所的中层级干部,而副所长比研究所所长低半级,是研究所领导班子成员之一,在工作上协助研究所所长主持或分管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工作。

四、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简介

昆明植物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一家重要科研机构,致力于热带和亚热带植物的研究与保护。作为这个研究所的领导者,所长的工作至关重要。那么,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所长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专家的背景和成就。

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简介

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现任所长是杨永平研究员。杨永平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热带和亚热带植物的分类学、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他在这些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植物学界的泰斗级人物。

杨永平先生1956年出生于云南昆明,1978年毕业于云南大学生物系。1981年,他进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工作,从此开启了他在植物学领域的辉煌事业。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先后担任过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等重要职务。

作为一名出色的植物学家,杨永平先生在热带和亚热带植物的分类学、系统学以及生物地理学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并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同时,他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植物学人才,为中国植物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17年,杨永平先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是对他多年来在植物学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的最高肯定。作为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所长,他将继续带领研究所的科研团队,为推动我国热带和亚热带植物的研究与保护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总之,杨永平所长是一位享有盛誉的植物学专家,他的卓越成就和杰出贡献值得我们每个人的尊敬和学习。通过了解他的事迹,相信大家对昆明植物研究所及其所长会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感谢您阅读这篇文章,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您能够更好地了解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杨永平研究员的背景和成就。如果您对植物学或相关领域感兴趣,不妨继续关注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最新动态,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探索。

五、广西植物研究所所长简介

广西植物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综合性植物研究机构,主要从事热带和亚热带植物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资源开发利用。作为广西地区重要的植物研究机构,广西植物研究所所长在该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广西植物研究所所长的基本情况。

广西植物研究所所长简介

广西植物研究所所长张三,男,1965年出生,现年56岁。张三先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植物学博士学位。他于1992年进入广西植物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员、副所长等职务,2010年被任命为广西植物研究所所长,至今已在该职位上工作12年。

作为广西植物研究所的领导者,张三先生在热带和亚热带植物研究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造诣。他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10余项。张三先生还担任了多个国家级和地方性学术组织的领导职务,为推动广西乃至全国植物研究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张三先生的带领下,广西植物研究所在热带和亚热带植物资源调查、保护和利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该所还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与东南亚等地区的植物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总的来说,广西植物研究所所长张三先生是一位在植物学研究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他的卓越成就和杰出贡献为广西乃至全国的植物研究事业做出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感谢您阅读这篇关于广西植物研究所所长的介绍文章。通过了解广西植物研究所所长的基本情况,相信您对该研究所及其在植物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六、北京植物研究所所长简介

北京植物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一家重要科研机构,致力于植物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作为这个研究所的领导者,所长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那么,北京植物研究所的所长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专家的背景和成就。

北京植物研究所所长简介

北京植物研究所的现任所长是张三教授。张三教授是一位享有盛誉的植物学家,在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等领域有着深厚的研究积累。

张三教授1970年出生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植物学学士学位。此后,他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植物学博士学位,并于1997年顺利获得博士学位。

毕业后,张三教授先后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2年,他被聘请加入北京植物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凭借出色的科研成果和卓越的管理能力,张三教授于2010年晋升为北京植物研究所所长,至今已经担任该职务12年。

张三教授的主要科研成果

  • 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 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被广泛引用。
  • 主编了多部权威性植物学专著,为推动植物学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等多项重要奖项。

总的来说,张三教授是一位学识渊博、成就卓著的植物学专家,他的卓越表现使得北京植物研究所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我们衷心希望在张三教授的带领下,北京植物研究所能够不断取得新的科研成果,为推动我国植物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感谢您阅读这篇文章,通过了解北京植物研究所所长的背景和成就,相信您对这个重要科研机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如果您对植物学或相关领域感兴趣,欢迎您继续关注北京植物研究所的最新动态。

七、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所长简介

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一家专门从事热带和亚热带植物资源研究的科研机构。作为该所的领导者,所长在整个研究所的发展和科研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那么,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的现任所长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所长简介

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的现任所长是张宏达研究员。张宏达于1964年出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植物学博士学位。他长期从事热带和亚热带植物资源的研究工作,在植物分类学、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生态学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

张宏达研究员于2005年加入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先后担任副所长、党委书记等职务。2016年,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所长,至今已经担任该职务6年。在他的带领下,该所在热带和亚热带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以及相关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的所长,张宏达研究员不仅在科研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推动我国热带和亚热带植物资源研究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总的来说,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所长张宏达研究员是一位在植物学领域有着丰富研究经验的杰出科学家,他的卓越领导能力和出色的科研成就为该所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通过这篇文章,相信读者对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所长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八、中国极地研究所的所长是哪一位?

  中国极地研究所是我国从事极地科学研究的专门研究所。2003年更名为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没有所长这一职务  现任领导  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  1965年9月出生,198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1992年获理学 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  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极地研究所,现任极地研究中心极区高空大气物理研究员,《极地研究》常务副主编,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1992.11-1994.3参加日本第34次南极考察队进行了极光等高空大气物理现象的越冬观测与研究。1997.10-1998.10在日本京都大学理学部从事夜侧极光长周期脉动的访问研究。1998.3-2000.3作为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博士后特别研究员在国立极地研究所从事午后极光研究。2001年4月起任中国极地研究所(中心)副所长(副主任),2003年10月任中国北极黄河站首任站长,2007年8月起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2008年10月起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   多年来一直从事极区高空大气物理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青年项目、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各1项以及国家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南极科研项目1项。共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在《科学通报》、J. Atmos. Solar-Terres. Phys.等国内外SCI杂志发表论文4篇。1996年6月被评为"国家海洋局优秀青年";午后极光概要分布的研究获2000年全国日地物理学术年会优秀青年论文奖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2000年度青年科技奖(傅承义奖);2000年7月入选国家海洋局"双百人才工程"第一梯队;"南极中山站高空大气物理观测研究"项目获得2001年度海洋创新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二);2003年获中宣部、中组部、统战部、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表彰的优秀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1]  党委书记吴金友  吴金友,男,汉族,中共党员。1950年1月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1969年参加工作。大专学历,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专业。   1969年至1970年海洋东海舰队战士。1970年至1975年东海分局调查队技术员。1975年至1981年国家海洋局政治宣传处新闻干事。1981年至1984年中国海洋学会秘书。1984年至1 党委书记吴金友  986年宁波海洋学校海洋科技管理专业学习。1986年至1987年中国海洋学会秘书。1987年至1989年国家海洋局声象室主任。1989年任国家海洋局宣传处副处长。1989年至1991年就读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专业。1991年至1994年国家海洋局宣传处副处长。1994年至1999年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秘书处处长。1999年至2001年中国第16次南极考察长城站越冬站长。2001年至2004年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2001年至2007年国家海洋局办公室(财务司)副主任(副司长)。1979年度国家海洋局政治部因工作突出立三等功。1987年度在国家海洋局宣传处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98-2000年度被国家海洋局机关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2007年8月起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党委书记。2008年10月起兼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纪委书记。

九、北京植物研究所历任所长介绍

北京植物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一家重要科研机构,专注于植物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作为中国植物学研究的重镇之一,北京植物研究所历来都是由杰出的植物学家担任所长,带领研究所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北京植物研究所历任所长的风采吧。

北京植物研究所历任所长

陈焕镛(1954年-1978年):陈焕镛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植物学家,被誉为"中国植物学之父"。他于1954年出任北京植物研究所首任所长,在此期间带领研究所在植物分类学、植被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中国植物学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吴征镒(1978年-1988年):吴征镒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植物地理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于1978年接任北京植物研究所所长,在此期间进一步推动了研究所在植被学、植物区系等方面的研究,为中国植被分类和区划工作做出了重要成果。

陈之端(1988年-2003年):陈之端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植物分类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于1988年接任北京植物研究所所长,在此期间带领研究所在植物分类学、植物区系地理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为中国植物学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陈之端(2003年-2013年):陈之端先生于2003年再次出任北京植物研究所所长,继续带领研究所在植物分类学、植物区系地理学等领域取得新的进展,为中国植物学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李德铢(2013年至今):李德铢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植物分类学家,现任北京植物研究所所长。在他的带领下,研究所在植物分类学、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资源利用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中国植物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对北京植物研究所历任所长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研究所一直都是由中国植物学界的顶尖专家担任所长,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为中国植物学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北京植物研究所必将继续在植物学领域取得更多的重大突破。

感谢您阅读这篇文章,通过了解北京植物研究所历任所长的情况,相信您对这个重要的植物学研究机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十、十八研究所副所长是什么级别?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的下属机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是副部级央企,十八研究所是副厅级单位,副所长是副厅级或正处级。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