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肺癌术后能服用中药调理身体吗?
肺癌术后能服用中药调理身体,但效果因人而异。肺癌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常伴有咳嗽,痰中带血或咯血,喘鸣胸痛等症状,无传染性,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和遗传易感性,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预后好,晚期则预后差。
二、智客睡吧能调理身体吗?
智能睡吧能,调理身体。每天睡早起早,身体就好。睡觉要讲究睡眠质量。睡眠质量差的话,会影响明天一天的好心情和一天工作质量。
智能睡吧,可能设置睡觉闹钟,可以调节睡觉时的温度,可以设置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睡,换不同的睡觉姿势。你说呢?
三、玖绮内衣能调理身体么?
我觉得可以吧,它是一款有磁疗效果的内衣,穿久了应该可以调理身体吧。
四、吃着调理身体的中药能要孩子吗?
既然是调理身体的,那么一定有养阴补血与行气活血的药物。
尤其是调理宫寒、月经不调造成的不孕,或多次流产体虚造成的“坐不住胎”(到三个月就意外流产),那就不能要孩子,要一切调理正常,在要孩子。
可以要孩子了,很多大夫也会给你定期开安胎药。
五、怀孕前需要调理身体吗?
怀孕前是需要调理好身体的,男女双方可以先去医院做一个全面的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以及输卵管的检查,精液常规的检查,如果这些检查都符合标准的话,可以在女性的排卵期之内同房,备孕期间要多注意休息,不能过度的劳累,饮食上也要多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
六、耳疗真的可以调理身体吗?
耳疗可以调理身体,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通过耳疗能够缓解疾病的发展,对于身体免疫力比较低的病人而言,耳疗可改善全身淋巴循环,缓解淋巴包块,促进淋巴代谢,减少反复出现全身呼吸道的一些感染。
七、养生馆调理身体靠谱吗?
有一定的道理。养生馆调理身体其实就是一个保健按摩,中医归纳为推纳类,从这个理论讲有一定道理,还是靠谱。它必仅是中医方面的。
八、男性备孕需要调理身体吗?要调理的话应该怎么调理?
最好是调理一下吧,毕竟备孕是双方的事,建议男性备孕可以吃益生谷的妥金来调理试试,可以提高精子质量和男性的生育能力的,精子健康了,备孕就容易了。
九、中医真的可以调理身体吗?
先说结论,现代中医不能调理身体,只有古典中医和西医才可以。
我是个80后中医执业医师,我身边的同事、大学的同学都极少上知乎,听同行说现在的年轻人又很多反中医的,黑中医。我很理解他们。
最近稍微没有那么忙了,于是决定上来给各位反对中医的年轻人指一个思路。
对话中医同行:现代中医体制以及现代中医教材是必须坚决反对的,但是古典中医还是不错的。
你们要黑可以,但是请保持客观、理性、冷静。这是科学的基本素养。下面,各位就来看看我是怎么打击现代中医的。
我下临床已经接近15个年头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我认为必须站出来说一说。
揭露一下现代中医骗子的行径!
接下来我将系统性揭示中医的骗局和中医同行的骗术。
注意,这里是业内人士盘的正逻辑,和那些抖机灵毫无逻辑的键盘侠中医黑不是一类人。
先聊聊我的中医同(骗)行(子)们!
持证的中医骗子行骗的惯用套路
他们也是中医药大学毕业的,学的是中医学专业,考了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有几个同学是毕业了以后先跟着医院的西医思维走临床走了几年,然后转去行政了,有的是实习以后直接去搞中药经商了。有的出国深造,有的继续考研究生、考博士,走学术钻研的路。我就说说那些最后走入临床的例子。
有几个同学是这样的。他发现儿科比较火,于是对外宣称自己是儿科专家,但是他可能没有认真学过儿科,也没有认真用过儿科的方子,以前只是做经商或以前只是做管理。仅有的儿科基础就是大学课本关于儿科学理论层面的部分。于是他那几年就开始做儿科,一开始,由于需求很大,许多家长会来挂号,但是慢慢地,由于临床疗效不行,做了几年,病人越看越少。最后不得不寻找其他赚钱路子。后来他突然发现,癌症病人收入高。病人也比较听我的话。于是,就开始写介绍,说我专攻癌症。注意,其实这样的中医医生在市面上占绝大多数!原因可能是利欲熏心,可能是自身本来就不喜欢中医,更可怕的是,有的中医学专业毕业的执业中医师自己都不相信中医,只是希望能拿个合法“行骗”的招牌!!!许多中医自己是没有良心毫无医德的。自己不信中医,却整天说黑话,蒙骗那些信仰中医的可怜中医粉!就这样又过了几年,这几年也没有认真的去学习、求学或积累经验,然后我最近看到这个朋友,他现在已经是妇科专家了。中医师在患者心目中,尤其是在中医粉心目中,是权威角色的存在。由于中医粉普遍迷信中医,所以中医师说的话就是圣旨。这类迷信群体本能的会选择相信中医。于是,骗局就产生了。
为什么要发声?
不用盘我是狼人悍跳预言家,这背后没有阴谋论,我写这个文章不收西方资本或者丁香园的一分钱!我写这个文章就是凭着我的良心。我不想蒙骗那些始终相信中医的中医粉,不希望中医粉因为迷信中医而耽误了病情!下面我来盘一盘为什么中医粉丝本质上是迷信,而不是科学理性的“如是我闻”、“如是我见”。如果你身边还有迷信中医的亲人、朋友,请把这个文章发给它,我的文章应该可以帮助它迷途知返、浪子回头。希望有想法报中医学院的年轻小辈能够打消这个念头。
为什么说现代中医是绝对的伪科学?
接下来我举出的论据,我敢拍着胸脯说,没有几个中医院校教授能够回答的上来!伪科学的五大最大特点:
1.死板教条从不变通2.使用有缺陷的方法,不可重复获得的结果3.使用前后矛盾、无效的逻辑4.使用模糊的术语混淆事实,回避问题5.规避不利的证据,只挑选有力的证据
一、死板教条从不变通
总有人说《黄帝内经》是博大精深,深奥莫测。还有人说,你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思想、思维和科学方法)看古书。如果我们用古代人的眼光(思想、思维和科学方法)看古书,那古书上说的一定是正确的。古代人说“天圆地方”、“太阳围绕地球转”是正确的。我们也得用古人的眼光看“天圆地方”、“太阳围绕地球转”是正确的。我认为现代人就应该用现代人的科学技术来衡量古人的理论是否正确。正确的我们就应该吸取其精华,不正确的我们就应该摒弃它,修正它,使他变成正确的来为人类服务。不能明明知道是错了,还不去改正,最可怕的是,明明知道基础理论是错误的,还要让学生学习!甚至诡辩说“是你悟性不够!”、“是你没有理解古文本意”!中医人还要为错误的理论去诡辩??自己的理论错了就错了,为什么要诡辩?我真的想不通,那些中医专业的前辈为什么还要死死抱着《黄帝内经》不放呢?这不是教条是什么呢?
二、使用有缺陷的方法,不可重复获得的结果
2.1 中医本草学和诊断学毫无逻辑,完全不具备可操作性2.1.1 同一个病人,不同医生来看,开出完全不同的方子,有的有效,有的没效,没效的也不知道为什么没效。2.1.2 本草与方剂功效模棱两可,临床毫无可操作性2.1.2.1有没有中医粉丝可以告诉我,据说小柴胡汤的功效是和解少阳。那么请问,在临证时,如何判断一个病人是需要和解少阳的呢?你可能会说
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但是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这些症状在六经病中都可能看到!这就是事实!真正下过临床的人就蒙圈了。我从事临床10多年了。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家常便饭。那我问你教科书编写人,根据教科书这种“和解少阳”思路,到底要怎么看病?临床有可操作性吗?
2.1.2.2同样是利尿消肿,麻黄、车前子、茯苓、泽泻、赤小豆区别到底在哪里?(这是极端案例,其实它们之间区别很大)麻黄在最新一版《中药学》中功效描述为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尿消肿
但是我的同事在给一个下肢水肿小便少的病人用了以后,水肿没有好转,反而病人从很少尿恶化成漏尿了。古人说麻黄利尿消肿?请问这个结论,我们普通人能够重复获得相关结果吗?(后来反思,同事自己也说了是他自己辩证没有辩清楚,他误以为这个水肿是停留在上焦的风水水肿,但是实际上是本气不足的下焦水肿)我知道同道们肯定会说“要按照体质用药”,它是用在“风水浮肿”中的。那我就问你,为什么《神农本草经》不直接提出,麻黄需要用在腠理紧密,肌肉丰厚,体格健壮之上,否则需要佐以补充下焦能量的药物?为什么本草书不讲这些东西?教材从来都是用病的标签来指导用药,后面我还会讲。麻黄存在用药9禁8证,现代人用麻黄的禁忌更多。麻黄的利尿消肿和其他(车前子、茯苓、泽泻、赤小豆)药的区别也最大。但是为什么课本就是不详细教我们?哪本中医书明确了麻黄要用在什么体质上了?老师上课就只是让我们背诵啊?车前子、茯苓、泽泻、赤小豆什么功效,好!利尿消肿。麻黄什么功效?好!利尿消肿等等。两个药物都有利尿消肿,难道临床时不需要区分一下吗?这个利尿和那个利尿难道是平行的概念吗?“风水水肿”中的水肿和肾虚形成的下肢水肿,邪气所在的层次难道是一样的吗?显然不同,一个邪气在上焦表层,一个邪气是在下焦深层。但是这些细微的差别,谁来跟我们讲?临床,要如何针对体质用药?哪本书讲过?这就是中医整体观?以人为本?我看到了同行回复图片指出,麻黄在教科书中有指出使用禁忌。
我们来看图片指出【使用注意】的明确禁忌事项。我想说这个禁忌事项描述的不是患者自身体质。注意,体质的描述要明确到神色形态,以及本气的虚实情况。而不是以病的标签来明确体质。各位不妨思考一下病理的逻辑问题,病是长在人身上的,病证是基于一个人本来的体质、神机特质,由此而产生的反应模式,以及由此反应模式,呈现的我们把它称之为(标签化)病的状态。所以,病证背后的核心是人。这是学中医学最基本的逻辑问题。同时,也是中医特色——“以人为本”。但是现代中医、现代教科书完全违背了这个基本逻辑,所以,应当视为伪科学。
很明确地,这里的【禁忌事项】明确的思路是“以病为本”的思路。
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失眠、高血压患者,哪个是在描述这个人的神色形态?是不是这个禁忌事项仍然是根据病在阐述禁忌的?还有图片中的应用,风水水肿、风寒感冒、胸闷喘咳,这是不是病的标签?这就是赤裸裸的“以病为本”!!这和西医思维有啥区别?还有,中医药教材的药理分析,通篇都是运用的西医思维——有效化学成分分析。这是最不合逻辑的。明明中医研究的层次在无形的层次,药典的性味其实都是古人自我尝药内证的结果。但是教科书就是不指明本草的药势和药象,却偏偏研究在有形层次的“化学成分”、“有效成分”?
这和西医(重点研究有形)思维有什么区别?这和西医研究西药的思路是一样的!这是中医自己要放弃整体观念,放弃“以人为本”的,和西医无关。活该现在的中医被全盘西化。这个我说的没毛病吧?当然,我必须承认,我在这一节中举的例子不妥,这是典型的下焦不足引起的水肿,理应慎用麻黄,但是我的同事用了,这是临床辨证的问题。但是请留意我吐槽的点,是“以症状为中心”,还是“以病人体质(正气)为中心”。本草用药必须对应具体的病人,否则所有针对功效的描述都是无效的,这个没毛病吧?但是本草书不告诉我们药势,却只是根据西医思维提供的有效成分作为参考,把病症作为用药禁忌。这背后的逻辑是不成立的。这是我要质疑中医教科书的核心与重点。
这种逻辑错误和思路误区是大多数现代中医乃至教科书编写人自身习以为常的思维习惯。对此,现代中医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2.1.2.3 同样是清肝明目,下面的各类药区别在哪里?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疏散风热的药物是 桑叶、菊花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解表清肺润燥的药物是 桑叶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菊花、羚羊角、熊胆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燥湿止痢止带的药物是、秦皮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的药物是 羚羊角、熊胆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抑肝阳、息风止痉的药物是 羚羊角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 决明子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利尿通淋、清肺化痰的药物是 车前子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的药物是 石决明、珍珠母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镇惊安神的药物是 珍珠母
大学期间,老师只是要求我们背下来应付考试就完事了。没有人来告诉你要尝药,要去研究药品与病体的适配度问题。可能学过中医的人会说,这些区别可以通过抠字眼看出来,比如石决明、珍珠母的区别是珍珠母额外有“镇惊安神”的作用。我想这就是文本主义知识分子的作风——停留在概念和大脑中认识本草。真正下了临床你会发现,一个患者可以同时具备睡眠不实噩梦多、四肢颤抖、耳鸣、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白带异常等症状。你会发现,严格抠字眼的话,清肝明目功效里,许多药可以堆砌进去,当你用了某药时,你在解释这个方药时,可以把理由说的头头是道,但是临证或有效或没效,其实你心里真的没个准数。 然后,我身边有一个同事就喜欢这样做(牛药就是这么来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抠字眼,但凡有功效对证的就(把上面所说的)相关药都堆进去,因为这样挣钱、而且在明面上的逻辑里没错。病人问起来,她就会说,“这个XX药就是对治你XXXX的,放心的喝药吧。”结果是,牛药的结果导致大方向不明确,效果微乎其微。但是你会在古人历代方药书中见到。某某某,什么症状,某天来找我看病,我开出清肝明目、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的方药,于是好了。为什么好了?因为我的药。你的药为什么有用?因为XX可以清热燥湿,XX可以息风止痉,XX可以清热解毒…………大家去看医案,是不是就是这样写的?但是如果你刨根问底,问他为什么不能用同样功效的另外其他药时,他可能就避而不谈了。这就是现状,在医生用药模棱两可,临床疗效模棱两可时,中医师对中药的信心就没了。许多医生选择主用西药,就是这个原因!我的很多同事就是这样的,哪怕这个人大学的专业是中医学,但是中医学理论很难让医生建立信心。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但凡临证用中药,有严格的使用标准和严谨的用药法度吗?当伴见其他什么症状(同时出现XX)的时候可以用XX中药?当病人是什么体质时,你可以考虑用XX药?没有人告诉你。
总之,总结一句话,现代中医很难形成严谨的用药标准。当出现中医医疗事故时,市场监管很难界定责任。
2.1.3现代教材从来不教方剂的势能、中药的药势以及中药与病体的适配度中药的核心在药势,方剂的核心在味道以及方势。中药运动趋势和病体的体格关系极大。作用在每个病体身上,药物呈现的势能都不相同。这些细节部分为什么课本不教?本草学书籍从来不谈病体适配度问题。这难道不是教材编者自身能力不足?
2.1.4现代中医喜欢开牛药开贵药开西方精密仪器牛药指的是动辄一副药50味之众,然而疗效却不稳定,很多医生。医生看到一个咳嗽病人来了,然后他就把学生时期背过的具有止咳功效的中药都搬出来,放在一个方子里面。这就是市面上常见的情况,这种你能说他是假中医???典型的邪气辨证,八股中医,典型的西医思维。好的中医开的方子肯定是有着明确方向,并且与患者自身适配度高的。这是中医的根本,要掌握一个小方子远比大方子要容易。大方子其实是很难有效的。因为它的方向很难明确。还有的医生喜欢开贵药,可能和上级给的贵药指标或医药代表有关。没有人想过,为什么同样的贵药不可以用同样功效的价格亲民的草药代替呢?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你要用补法,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开冬虫夏草?推荐患者艾灸中央穴位或运动,再配合五子衍宗丸(举例而已,此补法未必适合具体患者)不行?我要表达的就是难道没有更廉价的思路吗?真正好的中医肯定具备一个好的中医思维,在理与法明确以后,方药针与日常生活调理建议,每一个都可以帮助到病人,为什么一定要开牛药或贵药?我们只能用没良心或无能来解释!现在很多中医喜欢开西方精密仪器诊断,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医院里,带病人过仪器是暴利,这是西方资本家早就设计好的资本垄断模型。引入中国以后就成功控制了华人社会。如今,中医师也沦为使用西方诊断仪器的常客,有可能一方面是科室要求,另一方面可能和利益有关。当然不排除病情紧急,需要使用现代仪器筛查严重程度的可能。但是如果是,那么这件事理应交给西方医学来做。毕竟这不是中医的重点研究视角。
2.1.5 方剂功效没有可操作性,临床无法获得相同结果中医理论认为功效为疏肝解郁的逍遥散,能够解决胃口不好、心情抑郁的问题。理论上对于心情不好应该有效果,但是如果真正下过临床的就知道了!根本不好用,我特意问了,我的很多同事同学都试过这个方子。他们也反映根本不好用!我自己这么多年来临床用了近1万个,只有一百个左右真的有效的。老师从此开始怀疑功效的理论。后来,回头复盘才知道,柴胡剂的疏肝特点是,一般用在体质较好、偏厚的,阳证病人身上,对于虚证只能短时间用,不可长期用。这和日本小柴胡汤出事的情况是一样的。给虚证的日本患者长期使用小柴胡颗粒,直接导致病人出现猛爆性肝炎。这就是中医针对疾病展开辩证的现实恶果!所以,现在我们还怎么对着方剂的功效用药?让临床中医师怎么建立起信心?这也难怪我的老师、我的许多同学要决定转行,我的导师要决定主用西药了,因为中医根本没有可操作性!中医方剂的功效和理论根本无法在临床上给中医师建立信心!连个功效描述都不能做到可重复,可观察,可证伪的科学标准!不要跟我说什么要按照体质用药,那我问你。《方剂学》教科书为什么没有在“逍遥散”最开始备注,需要用在XXX体质上,XXX体质不可以使用?!就市面上所有现代工艺制作的中成药方剂说明书里,就没有任何一个说明书会提到,患者必须是XX体质才可以使用!《方剂学》教科书也没有提到!!这就是科学标准?中医方剂的预先参数设定都没有健全,然后上来就谈功效?中医理论是不是在搞笑?如果体质辨证不解决,不健全,那么未来肯定会出现“日本小柴胡汤事件”和“马兜铃酸事件”,请各位中医同仁重视起来。
2.2 中医前辈自己也不相信中医,但是为了生计,不得不强行伪装和解读中医黑话现代中医教师教授的内容照本宣科,教学思维全套西医思维。分析中药沿用物质化(有效成分)、单一化的思路,中医药研究生研院医生挂的牌是XX科中医,我自己也是中医学生。然而,我们实习期间全部都是在学习西医操作流程,运用的都是西医思维,几年究半天毫无斩获(因为中医的作用象限大部分根本不在物质层次,而在能量层次)!中医的观点当然无法与重视物质化有效成分的西医兼容。回想起当年实习期间,我是在中医院跟诊的,中医下来,基本毕业几年学生时期的中医知识就生疏了。更不用说望闻问切了。
最近我听那些师承的学徒们私底下抱怨时说,“他们跟诊的中医导师(我的同事),连把脉都不会把,手搭的位置是斜着的(正常是平行于桡骨的)。开的药,80%是西药,只有20%是中药。”
我听了,我觉得这很正常。现在三甲医院里面持证的中医基本上都是骗子。这个学徒只是为了,让患者觉得自己在看中医,装模作样把把脉,仅此而已。开的20%中药也只是装一下罢了。开80%西医也说明他的老师更信赖西医。据说这个师承学员说,“我观察过,她开的药,如果一旦中药比例比西药大的时候,病人的有效率会下降,有的甚至恶化。”
大家肯定会说了,作为一个医学,有时有效果有时没有效果,方差这么大的学科让我们怎么学?严格按照考试诊断学的诊断辩证了,但是临床还是不懂怎么看!哪怕症状和教科书诊断学案例一模一样,用了相应的方剂还是没效果!有的甚至恶化!我就问教材编写人!学生的信心从何而来??许多医生和中医学院的老师,很多东西他们自己都不懂,怎么讲得明白给学生?现在大医院医生就更是为了赚钱在混日子了,大医院体质尾大不掉,不是严格的市场竞争,疗效不好的照样高枕无忧。没有就业和生存任何压力。大多数医生坐吃山空,坐等年限升考职称!对于提升临床疗效和治愈率,或者深入研究中医学问这些,他们是一点兴趣否没有!这种体制不可能培养出好医生的。
三、使用前后矛盾无效的逻辑
3.1 中医临证诊断时背离中医“望闻问切”的原则
林某 男36岁,遗精日久,每周23次,并伴见头晕耳鸣,心烦少寐,惊悸多梦,口燥咽干,经常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此为何证?并作简要病机分析
中医诊断学习题中常见案例分析题,但是,中医不是讲究望闻问切吗?身高、体型、面色、神采有提到吗?声音的阴阳虚实有吗?望诊和闻诊去哪里了?这个案例难道不是仅仅依靠症状就开始分析了吗?中医不是说要“以人为本”吗?不是应该以人体的生理为立足点,再去分析病理变化的吗?为什么教科书编写的习题一上来就要求中医学生分析病理了?这个不能怪学生,因为我们的《中医诊断学》教材就是这么辩证的。举个例子。
肝胆湿热证症候表现:胁肋胀痛,纳呆腹胀,泛恶欲呕,口苦厌油,身目发黄,大便不调,小便短黄;或寒热往来,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或阴部潮湿、瘙痒、湿疹,阴器肿痛,带下黄臭等。
这就是《中医诊断学》教给我们的脏腑辩证体系。这个和西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思路有什么区别?是不是根据症状就完成了辩证?百度中医吧、伤寒论吧里,充斥了各路网诊大神,他们也是根据症状在看病的。包括我的中医临床导师、大学教授在内,无不是根据症状就形成了诊断;完全没有望诊和闻诊的过程。再举一个例子,以下是在某线上医生咨询网站上,患者提问与主任医师回复内容。
上半夜出汗,是不是阴虚? 健康咨询描述:父亲66岁,睡觉的时候,上半夜总是感觉热,出汗,得把手脚伸到被子外面去。后半夜就正常了。平时不敢吃辣椒等上火的东西,一吃就上火。考虑到可能是阴虚,吃过一段时间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吃完之后上半夜出汗的症状有所缓解,但是入睡困难。这样看身体到底是什么状态,用什么中药调理一下?某某医院主任中医师回复:您好,你这个情况目前看是属于阴虚引起的,你这个情况建议你适当的可以喝点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你这个滋阴降火就可以了,建议你平时注意饮食清淡一些,平时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我猜这个主任医师的思路是:夜间出汗—盗汗—阴虚—六味地黄丸。看到夜间出汗就想到肯定是阴虚,那么就用六味地黄丸吧。这就是教科书教给我们的思路。考试就是这么考的!但是临床你试一下就知道了,1000个人出现盗汗你用1000个六味地黄丸,估计只有10~100个会有效,其中绝大部分人吃了以后会上火,完全是碰运气。这就是典型的邪气辩证思路(根据患者的症状群展开辩证)。然后中医粉嚷嚷着说理论说“以人为本”?我想说,迷信中医的同行、粉丝们?你们能不能有点基本的逻辑和理性清晰的思路?这是以人为本?这明明是“以症状为本”、“以病为本”,好吗?像这种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无数个,这就是充斥在线上线下大大小小中医门诊中的中医师现状——根据症状就开药了。最后举一个例子跟诊期间,常见老师在写完药单以后,患者又说了一句“噢,医生,我忘了说,最近还有点咳嗽”,老师说“噢,那再加一点杏仁吧”;随后患者又说了几个症状,比如失眠、便秘等等。老师随即加了助眠和通便的药。叠加起来药味就变多了。我就想问这种根据症状,再追加药物的思路难道不是“以病为本”吗?中医整体观去哪里了?说好的“以人为本”呢?这是中医自己放弃自己的特色“以人为本”的逻辑的。不是我要挑刺!是案例题实在毫无逻辑!完全是在搞西医思维的邪气辩证!3.2 中医理论内在逻辑混乱,辩证体系之间严重打架学完中医了以后,觉得中医的内在逻辑混乱,辩证体系之间疯狂打架,不同派系(温病、伤寒、扶阳)思路打架,从来没有一个统合。不如西医逻辑严谨。到底《黄帝内经》里讲的六经和《伤寒论》讲的的六经有什么区别?许多内在逻辑错误的质疑声和提问,在各大中医药大学期间,本应被中医专业任课教授化解,但是他们能解释吗?3.3 严格按照教科书的辩证思路结果治出了医疗事故中医粉丝群体从来都是神效听得多,事故听的少!今天就给中医粉丝浇一浇冷水。临床中,中医失败的案例是非常多的。其中也不乏医疗事故!所以千万不要以为中医就有多神效,这是迷信!这只是伪科学第五条属性——规避不利的证据,只挑选有力的证据。所有中医医家医案惯用的套路,也是历来骗子们惯用的伎俩。隔壁科室给一个老年长期便秘患者用了济川煎原方调理之后,感觉大便好了很多,但是第二次拿药的之后,半夜老人突然猝死,家属拒绝解剖,在上级领导的调解之下,这位大夫赔偿了40万。这位大夫非常委屈,最后把矛头指向了《方剂学》。
《方剂学》中关于济川煎的描述如下【出自】《景岳全书》【组成】当归三至五钱(9~15g) 牛膝二钱(6g) 肉苁蓉酒洗去咸,二至三钱(6~9g) 泽泻一钱半(4.5g) 升麻五分至七分或一钱(1.5~3g) 枳壳一钱(3g)【用法】水一盅半,煎七分,食前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功用】温肾益精,润肠通便。【证治机理】本方所治之肾虚便秘证为肾虚精亏,开阖失司所致。肾司气化而主二便之开阖,肾阳虚弱,气化失司,津液不布,肠失濡润,传导不利,故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生髓,肾虚精亏,髓海不充,故腰膝酸软、头晕目眩。治宜温肾益精,润肠通便。患者男,77岁,主诉便秘,腰膝酸冷,脉沉迟,神呆滞,小便清长,舌体虚浮胖大,苔白,只有头胸有汗,下肢无汗,腿部皮肤很干。
医生只围绕便秘的症状问了一通,确定是肾虚便秘,随后根据套路性思维,在自己学生时代背记的《诊断学》里调出了济川煎这个方子。《方剂学》中罗列的症状和这个患者基本是一致的。诊断是明确的,用药用的是原方。最开始,患者感觉大便好了,但是第二次拿药之后,半夜老人突然猝死。诚然,西医的医疗事故也非常多。这里, 我不是刻意要举一些失败的案例,好来黑中医。我的目的是,中医粉丝和中医业内人士必须要直面的事实是,现代中医临床的疗愈率是不尽如人意的,如果你把握不准,对于危重病人,一定要慎之又慎!现实中,中医临床的失败案例是非常多的。我只是举出了其中一个比较极端的医疗事故。
四、使用模糊的术语混淆事实,回避问题
4.1 原本有层次的概念被教科书强行解读成平行的概念例如,肾阴虚、肺阴虚、脾阴虚表达的是虚的层次,并不是平行概念。但是根据教科书的描述,学生很自然的会认为他们的区别只是病位不同。这一点直接造成用药上没有层次感。临证,常见肾阴虚常开出脾阴虚的药,脾阴虚开出肾阴虚的药。
4.2 中医黑话满天飞中医里模糊的术语太多太多了。中医大学教授也很难解释的清楚,但是就是这样,还要强行解释。美其名曰——中医很难,要靠悟!实际上,这肯本就是行业黑话,根本就没有人真的明白,然后还要不懂装懂的教授一番!别人听不懂了,就说中医很难,要悟!我服了!自己不理解,讲不明白一个概念,就如实承认就是了,为什么一定要强行解释?整个中医行业乌烟瘴气,让人诟病!
对话那些所谓的国医大师、中医药大学教授!如果你们真的懂那些中医黑话,那么请用简单简明的话语来解释清楚OK?可以吗?你们真的懂吗?
五、规避不利的证据,只挑选有力的证据
就这是中医粉们最喜欢做的事,也是古代医家喜欢的!古医家的方子、医案,都是古代医生选择成功治愈的案例公开的,没有成功的案例为什么古代医家不敢说??中医的最大特点就是——所有医生都不愿意讨论那些失败的医案,所有医案流传下来都是成功的,这就是典型的伪科学思维!! 这是最让人恨之入骨的!!不要忘了济川煎的医疗事故。这是血淋淋的事实。中医也是有医疗事故的。而且但凡你下过临床,你就知道中医的失败案例是非常非常多的。现如今的许多中医粉丝,只是医生碰巧用对了药,在成功的案例里收获的信众!敢问现在有那个所谓专家敢把自己所有(包括失败的)的医案展示出来?有没有一个?临床疗愈率能达到业内平均水平(40%)吗?———————————————————————————————————————
题外话①:三甲医院中医体制的问题
为什么那些打着xx中医医院旗号的三甲医院,标签上写着某某中医科的中医专家或中医师从来不望闻问切?为啥也是依赖一套检查流程走下来?
我告诉你,因为在大医院,检测仪器才是最赚钱的,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只要你身在三甲医院,你都会喜欢让病人过检测仪器。而且有的科室上级会安排任务,比如开中药的指标、开某某检测仪器的指标、与医药代表合作的任务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利益,都是为了钱!治不治得好病一点都不重要!因为三甲医院的医生没有任何竞争压力。你疗效再差,也一样会有源源不断的病人来找你。这就是当前医疗体制的真实现状。那些真正想要看好病,想要提升医术的医生会怎么样呢?他们根本无法在三甲医院存活下来。因为真正懂得望闻问切的医生(恰恰这一类医生才是临床疗愈率高的传统真中医)是不被重视的。要知道,(中医传统功底)望诊和闻诊是最廉价,最不赚钱的,三甲医院普通中医挂号费少的可怜,就算你的医术再高,也不赚钱;所以医生没有提升医术的需求和迫切性。对于中医的传统望、闻更加没兴趣,因为学会了又不能加工资。但是,开牛药(开很多品种的药)、开贵药就可以赚钱,或者开不必要的仪器,通过仪器赚钱。当然有的医生是科室安排了指标下来或医药代表与医生签了合约的,这样一来,临床医生必须开足一定量的贵药或仪器诊断,否则你的指标就完成不了,你不会被重视,甚至会被医院惩罚。这就是为什么三甲医院的所谓的中医大多数都是假惺惺的望诊和切诊。他们只是为了能够把患者蒙骗过关,让患者以为自己看的是中医。实际上他们本质是西医的底子。骨子里热爱西医的诊断仪器,因为这些仪器非常赚钱。为什么三甲医院的中医科都会萎缩?因为好的中医可能真的有疗效。但是他不赚钱。所以大医院不喜欢它。中医科必须萎缩。
如果同行朋友您真的学明白了,那么请正面回应一下我的质疑。我希望能够有理性冷静的正面解读。而不是虚头巴脑的中医黑话。注意我质疑的核心,请不要死抠麻黄这个问题回应,我需要全面的回应,尤其是关于药势、有效成分、以病为本的治疗思路的回应。盯着麻黄来质疑我没意思,这对于推进中医进步没有帮助。因为关于中医本草的研究绝不是仅限于麻黄这个问题。而是背后的看问题思路的问题。希望有中医同道能够正面回应中医业内流行的“以病为本的治疗思路”问题以及为什么会出现马兜铃酸事件?为什么会出现日本小柴胡汤事件?为什么中医人不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理论(以疾病为中心)是不是出现偏差?在我看来马兜铃酸事件和日本小柴胡汤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不如实的观察病人的体质,而只盯着症状用药的经典案例!!这就是中医诊断中最坑人的地方。然而现在教科书还在沿用邪气辩证,诊断学考试时,无不是盯着症状,有什么症状群就用什么方。这种落后的辩证思路才是中医临床能力不行的关键。最后摘另外一个同行的回答,可以说很到位了。
题外话②:认清徐文兵、倪海厦、胡希恕等所谓中医大家的谬误!
利欲熏心的徐文兵大夫
截止目前(2020年11月),徐老师的挂号费是1200,不可以直接挂,如果他的徒弟看了三次还没看好,才可以挂徐老师的号。不过也有一种说法是在很多年前就开始没又接诊中国的新病人了。徐老师的个人公众号有预约电话,也可以加微信。今年大半年时间里,徐老师都被困在日本。据说这半年是在日本出诊,以后可能也会有许多时间在日本。徐老师个人在北京开设的厚朴中医学堂,半年一次收费制度,1年学费6万,3年18万。借着徐老师个人的名气,这个课程还在铺天盖地的宣传。我自己和同事有许多老病人都去挂过徐文兵的号,他们说很难挂,而且前台脾气臭的不行。也许是厚朴这个机构的服务意识不到位吧。说回疗效,许多病人吃了他徒弟以及他本人大半年的药都没有效果,病人给我拿来方子,我看了,有不少是贵药,厚药。徐老师明显是想钱想疯了。开得药如此长期,开设的学堂学费还那么贵,纵观全国的中医系列培训机构,就没有他这么坑人的收费标准。
处方用药一律“以病为本”的倪海厦——笑掉大牙的《感冒治症简易图表》
这就是中医界的大家?前几年,无数中医爱好者都在跟着倪海厦的光盘学中医、易经。我想说你们真的是被骗得太惨了。就依靠这张图表能治感冒吗?你们真的信了?
请问中医不是讲究“以人为本”吗?那么这张图片给你展示的是什么?是不是全部是症状?难怪中医会被人喷出翔!
经方大家胡希恕:方证是辨证论治的尖端——典型的“以病为本”
这种结论也能算得上大家?怕不是失了智?方证对应是哪里来的思路?它是宋代以后的医家提出来的。胡希恕老人家只不过临床撞大运,遇到的病人体质刚好是适合经方,且刚好可以用这一套思路的人群。所以才会有这种观点。我就这么说吧,有哪位临床医生敢把方证对应思路拿去深圳临床用一用的?保证你用经方开出大问题!病人吃了就算能好也肯定很不舒服!方证对应的思路是典型的“以病为本”,非常误导人!但是作为一个临床大家却用自己的窄见来鼓吹这种错误的临证思路!
十、备孕吃中药调理身体好吗?真的能帮助怀孕吗?
备孕吃中药调理身体好。可以帮助怀孕。要从多方面进行调理,要劳逸结合避免劳累,注意保暖避免着凉,也不要沾凉水,要保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作息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保持心情愉悦和心态乐观,避免着急上火和生气,也不要精神紧张和思虑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