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亚晶界就是小角度晶界?
是的,位相差小于10°的相邻晶粒,其晶界称为小角度晶界;位相差大于10°的相邻晶粒,其晶界称为大角度晶界;此外,相邻晶粒位相差小于2°时,该小角度晶界被称为亚晶界,这种相邻的晶粒结构被称为亚结构或亚晶粒。同时,小角度晶界可分为倾斜晶界、扭转晶界、重合晶界等。翻译成英文为Low Angle Grain Boundaries (LAGB)。与其对应的为高角度晶界,翻译为High Angle Grain Boundaries (HAGB)
二、晶界渗透与晶界扩散区别?
一、性质不同:1、扩散:是物质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移直到均匀分布的现象。2、渗透:是物质在透过半透膜时发生的迁移现象。
二、现象不同:1、扩散:例如清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过一段时间,水就都染上红色;又如把两块不同的金属紧压在一起,经过较长时间后,每块金属的接触面内部都可发现另一种金属的成份。2、渗透:日常生活中能看到的渗透现象很多,像谷种遇水膨胀,植物根部吸收养分,动物体内的养分透过薄膜进入血液等都是渗透作用的结果。
三、小角度晶界和大角度晶界区别?
①小角度晶界。它是由相邻亚晶粒之间的位相差小于10°的晶界构成。亚晶界是一系列位错构成,无论是强度、硬度、塑性、韧性均较同样成分的材料高,储存的主要是第二类内应力为主。因此,小角度晶界越多,位错密度越高,储存畸变能的越多,晶粒的强度硬度也越高,塑形韧性越低,而耐蚀性一定程度上呈下降趋势。
②大角度晶界。它是由多晶材料中的相邻晶粒的位向差大于15°的晶界构成。
由于大角度晶界的结构复杂,过去虽提出过一些模型,但均未能给出晶界结构的清晰细节,也未能圆满地解释晶界的一些性质。直至近些年来,根据场离子显微镜的观察,表明大角度晶界也只是几个Å的很窄的一个过渡区,其中由原子规则排列的“好区”与紊乱排列的“坏区”组成。有人提出了大角度晶界重合位置点阵模型,所谓重合位置点阵是将两个晶粒的点阵,分别向空间延伸,使其相互穿插,则其中有些点阵会相互重合。这些重合位置的阵点构成了一个新的空间点阵,它的晶胞一般是很大的,而这种大晶胞对说明晶界结构不起什么作用。但如果这两个相邻晶粒具有特殊的取向关系,则重合位置点阵晶胞可以大大缩小。
四、晶界腐蚀原理?
晶间腐蚀(iga) 如一种金属晶界非常活泼,在晶界或邻近区产生局部腐蚀,而晶粒的腐蚀相对很小,这就是晶间腐蚀。
经间腐蚀是金属碎裂(晶粒脱裂),同时使金属丧失强度。晶间腐蚀是由晶界的杂质或境界区某一合金元素的增多或减少而引起的。
晶粒间界是结晶学取向不同的晶粒间紊乱错合的界城,因而,它们是钢中各种溶质元素偏析或金属化合物(如碳化物和δ相)沉淀析出的有利区城。
因此,在某些腐蚀介质中,晶粒间界可能先行被腐蚀乃是不足为奇的。这种类型的腐蚀被称为晶间腐蚀,大多数的金属和合金在特定的腐蚀介质中都可能呈现晶间腐蚀。晶间腐蚀是一种有选择性的腐蚀破坏,它与一般选择性腐蚀不同之处在于,腐蚀的局部性是显微尺度的,而宏观上不一定是局部的。
特点是金属的外形尺寸几乎不变,大多数仍保持金属光泽,但金属的强度和延性下降,冷弯后表面出现裂缝,失去金属声,作断面金相检查时,可发现晶界或毗邻区域发生局部腐蚀,甚至晶粒脱落,腐蚀沿晶界发展推进较为均匀。 不锈钢晶间腐蚀,是一种高度局部性腐蚀,发生在金属结构内晶粒间界处及附近。371-816度是其敏感区域,碳含量超过0.03[wiki]%[/wiki]并缓慢通过敏化区,c和cr会从固溶体中析出在晶界上形成cr的碳化物。在晶界附近形成贫cr区不能抵御腐蚀 环境 的侵蚀
1)决定不锈钢耐腐蚀性能的主要元素是铬(cr),当铬含量降至不锈钢耐腐蚀所需要的 最低含量以下就产生晶间腐蚀,即“晶间贫铬理论”。不锈钢中加ti和nb都是为了防止晶间腐蚀。
2)一般来讲,酸性、且高于室温的介质可能引起18-8不锈钢晶间腐蚀,此时材料,如经焊 接或其它热加工,可能导致发生晶间腐蚀,为此,应选用含ti的不锈钢或超低碳不锈钢 反之,则选用一般的不锈钢0cr18ni9即可。00cr18ni5mo3si2是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 钢,耐应力腐蚀、小孔腐蚀的性能良好,适用于制造介质中含氯离子的设备。
3)金属在持久拉应力和特定的腐蚀介质的联合作用下,所出现 的脆性开裂,称为应力腐蚀开裂。这种拉应力包括外加载荷,热应力,冷、热加工或焊接残余应力。奥氏体不锈钢在氯化物溶液、高温水、高浓度naoh及连多[wiki]硫酸[/wiki]中均易产生应力腐蚀开裂(ssc)。
五、晶界的特征?
1晶界处点阵畸变大,存在这晶界能。因此,晶粒的长大和晶界的平直化都能减少晶界面积,从而降低晶界的总能量,这是一个自发过程。
然而晶粒的长大和晶界的平直化均需通过原子的扩散来实现,因此,随着温度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增长,均有利于这两过程的进行;
2晶界处原子排列不规则,因此在常温下晶界的存在会对位错的运动起阻碍作用,致使塑性变形抗力提高,宏观表现为晶界教晶内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细晶强化;
3界处原子偏离平衡位置,具有较高的动能,并且晶界处存在较多的缺陷如空位、位错等,故晶界处原子的扩散速度比在晶内快得多;
4在固态相变过程中,由于晶界能量较高且原子活动能力较大,所以新相易于在晶界处优先形核;
5由于成分偏析和内吸附现象,特别是晶界富集杂质原子情况下,往往晶界熔点较低,故在加热过程中,因温度较高将引起晶界熔化,即过热现象;
6由于晶界能量较高,原子处于不稳定状态,以及晶界富集杂质原子的缘故,与晶内相比,晶界的腐蚀速度一把较快,这就是用腐蚀剂显示金相样品组织的依据。
六、非晶材料有晶界吗?
非晶合金又称为液态金属,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材料科学界研发重点。与普通金属材料不同,非晶合金长程无序,不存在晶粒、晶界结构,具有高强度、高弹性应变极限、低弹性模量、磁性能优秀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力变压器、感应器、高强度结构件等领域。
七、晶界腐蚀验收标准?
现有关于晶间腐蚀的试验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GB/T 4334.(1~5)—2000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试验方法标准(根据不同材料敏感性选择相应标准)
GB/T 15260—1994《镍合金晶间腐蚀敏感性试验方法标准》
GB/T 21433-2008《不锈钢压力容器晶间腐蚀敏感性检验》
CB/T 3949-2001 《船用不锈钢焊接接头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ASTM G28 - 02(2008)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Detecting Susceptibility to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in Wrought, Nickel Rich, Chromium Bearing Alloys (中文名称:《锻造高镍铬轴承合金晶间腐蚀敏感性的检查用标准试验方法》
GB/T 7998-2005 《铝合金晶间腐蚀测定方法》
HG/T 3173-2002 《尿素级超低碳铬镍鈅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倾向试验》
八、csl晶界是什么?
1、大角度晶界。小角度晶界。这是按角度来划分的。小角度晶界中又按相邻两晶粒的空间取向分为倾转、扭转等。
2、小角度晶界的分类,这个意思是说两个晶粒的位置关系,不仅由角度决定,还跟如何形成角度角度有关,即所谓的倾转和扭转。
3、即然,小角度晶粒之间有扭转、倾转之类的现象存在。那么大角度晶粒之间为什么不能有类似的关系呢?
大小角度晶界这个容易观测,我们很早就发现和分类了。
4、CSL 是重合点阵模型的意思。它是后来发展的晶界模型。它不仅可以研究大角度晶界也可以用来研究小角度晶界。设想你建立一个晶界模型,难道会希望他只能描述大角度晶界吗?
5、知识,不是书本上空洞的文字。是人心、是血汗,是故事,是璀璨的人心在时间上的结晶。是一段物语。
6、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无时无刻会密切地相关,心从这一点出发,会更容易理解和厘清学问。否则,只能茫茫然蹉跎。
九、亚晶界的形成?
亚晶界是指每个晶粒有时又由若干个位向稍有差异的亚晶粒所组成,相邻亚晶粒间的界面。
属于同一固相但位向不同的晶粒之间的界面称为晶界,而每个晶粒有时又由若干个位向稍有差异的亚晶粒所组成。在多晶体中,每一晶粒还包含更细小的“亚组织”。这种亚组织是由10~100
的若干晶块所组成,彼此之间的位向差很小(通常小于1°)。这些晶块之间的分界面称为“亚晶界”。
亚组织和亚晶界的涵义比较广泛,它们分别指尺寸比晶粒更小的所有细微组织和这些细微组织的分界面。因此,金属凝固时晶粒内部出现的胞状组织和它们的界面、以及经变形和退火后晶粒内部出现的亚晶粒和它们的界面等均属此范畴。
亚晶界同样具有界面能,但其界面能比晶界能低。亚晶界也是溶质原子聚集和第二相优先析出的地方。
和晶界一样,亚晶界可阻碍位错的运动,故亚晶粒的细化将使金属的强度提高
十、不锈钢.晶界腐蚀什么叫不锈钢晶界腐蚀?
也叫晶间腐蚀(intercrystallinecorrosion),即沿着晶粒边界发生的选择性局部腐蚀。其中,未稳定化处理的奥氏体不锈钢(如302、304),晶间腐蚀比较显著,经常发生的此类不锈钢的焊缝腐蚀也与此密切相关。
通常认为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是由于晶界贫Gr造成的,降低碳含量或增加Gr稳定元素Ti或Nb可以有效避免,这是内因;外部原因主要是加热温度与时间,存在所谓敏化区间(TTS曲线:一定高温一定时间后,腐蚀加剧),而介质种类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