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首部电影?
中国第一部影片《定军山》于1905年12月28日在中国(清朝)上映,时长只有30分钟。中国第一部影片比起世界上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晚了十年。《定军山》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结束了中国没有国产电影的历史,。录制内容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 家谭鑫培表演的“请缨”、“舞刀”、“交锋”等场面。拍摄地点就是北京第一家照 相馆——丰泰照相馆。这是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这一年也因此被公认为是中国电影的诞生年。
二、中国首部藏族电影?
《塔洛》是中国首部由藏族导演执导并进入全国院线的藏语电影。11月18日,《塔洛》在西宁超强点映。早在2015年9月4日,《塔洛》在第72届威尼斯电影节首映,获得很高人气。2015年,《塔洛》荣获第52届台湾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12月9日,《塔洛》将在全国公映。
三、中国首部悬疑电影?
《405谋杀案》影片拍摄于1980年,由当时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
导演沈耀庭是著名的类型片导演,处女作《东港谍影》就曾经引发巨大反响。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国内电影市场新片种类极其贫乏,大部分电影工作者都走上反思现实或进行艺术探索,而导演沈耀庭却把注意力集中到深受观众喜爱的反特片、惊险片上,创造了不少经典。
这部《405谋杀案》是他自编自导的作品,故事灵感来自于当时的一篇新闻报道。
当时新闻报道了内蒙古有一公安干警如何在已经准备处决的三名杀人犯的案件中,发现疑窦。后来经过他一年多的复查,终于澄清了事实,宣布原“杀人犯”全部无罪释放。
可以想象,这位公安干警在复查翻案过程中,一定是阻力重重的。
沈耀庭对这个故事产生了兴趣,为了创作剧本甚至专门到公安局刑侦队体验生活,收集了很多素材之后,才着手创作了剧本,最终打造出这部内地影史第一部侦破悬疑片!
影片的背景被设定在1976年夏天,地点是虚构的东海市。
影片开场就从一场惊悚的凶杀案开始讲起,浓浓的悬疑风吊起观众的胃口。
画面开始于夜色下的弄堂,路灯照射下,一个女人匆忙的从小巷子的阴影中走来。
随后,女人来到了一座建筑里的房门前,门牌号写着:405号房。
在进门之前,她还整理了自己的衣服和头发,摆明了是来赴约会。
接下来,女人走进房间,房间里传来她与男人的对话,两人显然关系匪浅。
然而镜头却并没有跟随女人进入房间,反而只是对准门上的号码牌。
紧接着,房间内传来一声凄厉又突然的惨叫,随即片名出现。
尽管这短短的3分钟凶杀案开场,导演没有直接展现凶案现场,但却利用高明的调度和叙事留白,留给观众丰富的想象空间,制造了强烈的悬疑惊悚感的同时,也牵动着观众的好奇心。
四、中国首部破百亿电影?
目前中国还没有破百亿电影。
截至目前,中国电影票房前十名如下:
排名片名 票房(RMB)
1 长津湖 569495万
2 战狼2 568874万
3 你好,李焕英 541330万
4 哪吒之魔童降世 503502万
5 流浪地球 468681万
6 唐人街探案3 452235万
7 红海行动 365189万
8 唐人街探案2 339769万
9 美人鱼 339718万
10 我和我的祖国 317612
五、中国首部本土校园文艺电影?
国内首部高中生打造的影片《青春真好》在北京首映 。
六、张艺谋首部电影?
导演张艺谋的首部电影是《红高粱》,在1988年柏林电影节获得最佳影片金熊奖。
《红高粱》是一部深刻质询与寻找根源的电影。这部电影聚焦于民间文化,讲述了「我爷爷我奶奶」的故事——或者堪称「传奇」,正如电影本身所暗示的那样。
《红高粱》
这个故事或传奇的构建,内核是对中国根源的深刻质询——我们(中国)的祖先是谁,又是怎么来的?对中国根源和起源的质疑也在高粱的比喻中得到了体现——高粱是如何在这个地区(中国华北)生长的?叙述者告诉我们,没有人知道,它只是疯狂而自然地增长。影片对民间文化的关注否定或质疑了中国文化的精致且复杂的概念;唤醒我们更原始的本能。
七、首部公演的电影?
《刘三姐》
电影《刘三姐》是上世纪的1961年在全国公演的。电影情节取材于广西壮族民间传说,是一部音乐歌剧式的故事片,片中音乐颇受观众喜欢,有些曲子流传至今,影响不小,片中聪明美丽的刘三姐与地主莫老爷的斗智对唱的故事,让人难念。电影由苏里执导,黄婉秋、刘世龙等主演。
八、莫妮卡贝鲁奇首部电影?
《后妈难当》,这是女神莫妮卡贝鲁奇的出道作品,也是她的第一部电影作品。由意大利著名影星吉安卡罗·吉安尼尼共同出演。
电影讲述了一位拥有两儿两女的中年父亲在一次偶然的中途停车后遇见了美丽的女人,之后不断际遇让其爱上了这位女士。但是所有的美好都不会按时发生的,这位美丽的女人竟然爱上了自己的儿子,事情发生的很突然。
九、我国首部电影推荐?
(定军山)1905年,这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视作品,
十、首部中国玉米专著?
我国文献最早记载玉米的是撰于1573年(明神宗万历元年)的田艺衡的《留青日札》,其“御麦”条云:“御麦出西番,旧名番麦,以其曾进御,固名御麦……吾乡传得此种,多有种之者。”
田是钱塘人,浙江已“多有种之者”,说明人口密度最高的主要产粮省分已于明末高度重视这一新品种了。
五年后的《本草纲目》则说:“玉蜀黍种出西土,种者亦罕。”
10表明明末玉米尚未广泛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