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折弯下料公式?
如果是简单的直角折弯,一般来说,算料的时候,数一下有多少个弯就行了,每个弯减一板厚。L=外形长-2*R/tan(α/2)+α/180*3.1416*R 其中,α为30度可者90度,R为弯曲半径。
Q235钢材料的话一般是用材料厚度的1.75至2倍,要求不高的话就用2倍计算,要求高的话那就要看下模大小,还有材料的拉申度的,这个就要在实际工作中去试了,不同批次的材料都不一样的,有时就是同一张钢板上剪下来的也会不一样。比如我做过一批出口产品,414的材料4.75mm,在折四次的情况下公差要在50丝之内,我用的是1.85倍,下模36,供参考。折弯一次的:外型尺寸相加减去两个材料厚度再加一个材料厚度X折弯系数。折弯二次的:外型尺寸相加减去三个材料厚度再加两个材料厚度X折弯系数。折弯三次的:外型尺寸相加减去四个材料厚度再加三个材料厚度X折弯系数。依次类推。折弯系数在公式中的代号是K 。
二、角铁折弯下料方法?
把角铁的一面切成倒三角形状折弯
三、板材折弯下料方法?
没有软件,要实际操作。1.一个直角减两个板厚。比如30 40 Π 40 板厚为2。 算法是 40+30+40-2*4=102 这里有2个直角,那么一个直角2个板厚,两个直角就减去4个板厚,这个算法在钣金中是绝对定律,想什么折弯系数这些都是后加上去的。2.材料冷扎版,图纸上标的板厚为2。实际用板为1.8。系数为0.6。算法是40+30+40-2*4+0.6*2=103.2 这里面就是每个直角加了个系数在里面。扩展资料:折弯(Bending)—金属板料在折弯机上模或下模的压力下,首先经过弹性变形,然后进入塑性变形,在塑性弯曲的开始阶段,板料是自由弯曲的·随着上模或下模对板料的施压,板料与下模V型槽内表面逐渐靠紧,同时曲率半径和弯曲力臂也逐渐变小,继续加压直到行程终止,使上下模与板材三点靠紧全接触,此时完成一个V型弯曲,就是俗称的折弯。
四、下料折弯系数怎么计算?
材料不同,板厚不同,采用的折弯模具不同,折弯系数也不同。
运用冲压展开系数计算折弯展开尺寸
A:直边长度(两边为A1、A2) R:折弯内R大小 T:材料厚度 P:折弯展开系数 W:内R弯曲角度 π:3.1416
则:展开后展开长度为L=A1+A2+W/360*2*3.1416*R*P
说明:现在一般客户提供的都是DWG或DXF文档格式,也有提供PRO E文档格式的,还有提供PDF文档格式的,不管是哪种格式,都可以用软件测出A直边长度、内R大小、T材料厚度、内R弯曲角度,只有弯曲系数是由模具设计者从折弯系数表中进行选择,只要折弯展开系数确定准确,最后产品设计尺寸才会保证准确。
五、折弯下料如何计算?
如果是简单的直角折弯,一般来说,算料的时候,数一下有多少个弯就行了,每个弯减一板厚。L=外形长-2*R/tan(α/2)+α/180*3.1416*R 其中,α为30度可者90度,R为弯曲半径。
Q235钢材料的话一般是用材料厚度的1.75至2倍,要求不高的话就用2倍计算,要求高的话那就要看下模大小,还有材料的拉申度的,这个就要在实际工作中去试了,不同批次的材料都不一样的,有时就是同一张钢板上剪下来的也会不一样。比如我做过一批出口产品,414的材料4.75mm,在折四次的情况下公差要在50丝之内,我用的是1.85倍,下模36,供参考。折弯一次的:外型尺寸相加减去两个材料厚度再加一个材料厚度X折弯系数。折弯二次的:外型尺寸相加减去三个材料厚度再加两个材料厚度X折弯系数。折弯三次的:外型尺寸相加减去四个材料厚度再加三个材料厚度X折弯系数。依次类推。折弯系数在公式中的代号是K 。
六、折弯下料尺寸怎么算?
折弯下料尺寸、把每一段长度加在一起然后数一下一共有多少个弯,弯是直角就减弯模的一半,以止类推。
七、铜排折弯计算下料尺寸?
和铁板的系数值一样,折几道弯扣除几个系数值.
一般铁板0.5—4MM之内的都是A+B-1.6T.(A,B代表的是折弯的长度,T就是板厚)
例如用2.5mm的铁板折180mm*180mm的直角,那么你下的料长就是180mm+180mm再减去2.5mm*1.6也就是4mm就好了,也就是356mm
八、铆工管道下料口诀?
铆工管道下料的口诀有:精准测量、适当预留、合理布局、科学分段、精细标记。
首先要精准测量管道的实际尺寸,确定下料长度。然后根据管道的材质和直径适当预留管道的连接部分。
布局时要考虑管道的走向、转角和支架位置,保证管道安全通畅。
下料时要根据实际需要科学分段,避免浪费。最后进行精细标记,确保下料的准确性和方便安装。这些口诀是铆工在下料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能够帮助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九、管道弯头怎么下料?
1、1.5倍弯头中心高=通径*1.524,其实就是通径*倍数,将得出的结果的小数点后面的数字四舍五入取整数,如219的通径是200,中心高即为200*1.524=304.8,取305;又如114的通径为100,中心高即为100*1.524=152.4,取152。
(适用于DN100 及以上弯头曲率半径的算法 方便快捷计算)。
2、 戳高=中心高+弯头的半径,如1.5倍直径219的弯头的戳高=305+219/2=305+109.5=414.5。
3、外弧长度=(中心高+半径)*3.14*2/360*度数,即(戳高)*3.14*2/360*度数,由此可以推算出90度弯头的外弧长度=戳高*3.14/2。
4、内弧长度=(中心高-半径)*3.14*2/360*度数。
5、弯头的下料长度=弯头中心高*3.14/2*弯头外径/管材直径+(管材壁厚*3)+加工余量,如用180*8的管子下料,推制273的弯头,用以上公式可以算出,下料长度=381*1.57*273/180+24=931.22mm+加工余量。
倍数弯管同弯头计算方法一致。
十、管道接口怎么下料?
管道接口下料方法。把两根圆管的一端都切割成45度。如果圆管的直径比较大就用气割进行切割,如果圆管的直径比较小就用砂轮机进行切割。
切割完成之后用角磨机磨出坡口,然后把两根圆管放在平台上进行对接,用方尺找方后点焊固定,最后焊接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