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空垃圾多吗?
现在太空垃圾很多,都是废弃的卫星等人造物。
二、什么是太空垃圾?
太空垃圾又称空间碎片或轨道碎片,是宇宙空间中除正在工作着的航天器以外的人造物体,包括运载火箭和航天器在发射过程中产生的碎片与报废的卫星,航天器表面材料的脱落,表面涂层老化掉下来的油漆斑块;航天器逸漏出的固体、液体材料;火箭和航天器爆炸、碰撞过程中产生的碎片按照火箭科学家专业的说法叫做“轨道碎片”,不过一般人都将其称为“太空垃圾”。别小看了这些零零碎碎的太空垃圾,据统计,而与大于10厘米的太空垃圾(至少有1.6万)碰撞或可“杀死”航天器。惊讶有这么多的垃圾吗?其实,归根结底都是我们人类自己制造的。
三、太空垃圾都有什么?
太空垃圾又称空间碎片或轨道碎片,是宇宙空间中除正在工作着的航天器以外的人造物体,包括运载火箭和航天器在发射过程中产生的碎片与报废的卫星,航天器表面材料的脱落,表面涂层老化掉下来的油漆斑块;航天器逸漏出的固体、液体材料;火箭和航天器爆炸、碰撞过程中产生的碎片按照火箭科学家专业的说法叫做“轨道碎片”,不过一般人都将其称为“太空垃圾”。别小看了这些零零碎碎的太空垃圾,据统计,而与大于10厘米的太空垃圾(至少有1.6万)碰撞或可“杀死”航天器。惊讶有这么多的垃圾吗?其实,归根结底都是我们人类自己制造的。
四、如何减少太空垃圾?
减少人类在太空中的活动,提高人类太空技术,减少太空事故的发生,杜绝无必要的向太空抛洒地球物质的行为。
五、太空垃圾是什么?
宇宙航天事业的发展,给人类展示了飞出地球的美好前景,但也给地球周围的宇庙空间带来污染。人类丢弃的人造卫星和火箭的碎片基本处于无人管理而不断增加的状态,将来很可能危及人类的宇宙空间的活动。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尽早找出治理宇宙空间拉圾的办法”。 漂浮在宇宙空间的垃圾被称作“太空垃圾”,它与人造卫星一样,也是按照一定的轨道绕地球旋转的。人类发射的火箭散失在太空的碎片和零部件、卫星由于爆炸或故障而抛撒于太空的碎片以及寿命已尽的卫星残骸等,都是太空垃圾。 如果不采取必要的对策,人类的每次宇宙开发活动都将增加太空的垃圾。并且,太空垃圾和卫星碰撞,使卫星破碎,垃圾的数量会更多,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到现在为止,虽未发生大的灾难,但已经发现,美国航天飞机的玻璃窗和航天飞机的外壳有被细小的金属微粒和卫星涂料的碎片擦碰的痕迹。1991年9月,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距前苏联火箭残骸特别近时,为避免灾难性的相撞,不得不改变运行轨道。 即便是微粒垃圾,数量多了也足以使卫星减少寿命。还有,太空垃圾造成的光线散射将会使人类对宇宙空间星体的观测受到影响。现在有可能给人类的宇宙活动带来危险的直径在一毫米以上的垃圾已有数百万个,其中大部分是美国和前苏联丢弃的。 美国、日本等国正在研究怎样减少、清除太空垃圾的方法。如日本宇宙航空前学会报告书提出研究不会产生垃圾的火箭和卫星;1992年5月,美国发射升空的航天飞机“奋进号”的任务就是回收一颗游荡在宇宙空间的卫星,并把它重新发回静止轨道。日本科学技术厅人士认为,“将来宇宙空间往返的航天飞机或许将活跃在回收和清除太空垃圾的领域”。
六、如何清理太空垃圾?
1.
在航天器上安装‘金属防护罩’ 2007年5月,国际空间站上的两名宇航员经过5个小时的太空行走作业,为空间站安装了一个金属防护罩,其作用是,如果有碎片撞击,金属防护罩会降低撞击力度。这种办法显然是‘被动防御式’,能够防止小体积物体的撞击,不能防止大体积物体的撞击。
2.
‘自杀式卫星’ 最近已经发明了一种‘清道夫’小卫星,仅仅6公斤重,它配备4个小型摄像机,一旦侦察到有太空垃圾,它便‘依附’在垃圾上,然后将其送入大气层,卫星和垃圾一起烧毁。这种办法已经成功实验过,虽然可行,但是那颗清道夫小卫星造价也比较高,用于清除大型的垃圾(例如清理报废的卫星)还有价值,用于清理一般垃圾的性价比太低。
七、什么是太空垃圾,人们为什么如此关注太空垃圾?
科学定义是:在绕地球轨道上运行,但不具备任何用途的各种人造物体。
直白的说:我们发射到太空的各种航天器,因为坏了、没电了等原因,没用了也没法收回,只能像垃圾一样丢弃,所以叫太空垃圾。不是说浩瀚宇宙中的东西,仅是地球上方的空间。
太空垃圾的主要有两大类:
第一类就是废旧卫星、火箭残骸等。
以前,技术落后,发射的很多卫星,有的运行一段时间后自己坏了,有的运行到预定时间后没有电了,有的运行期没被放弃了,有的甚至还没到运行轨道就爆炸了,这些坏了的、没电的、被放弃的、爆炸成碎片的,因为惯性,还能在轨道继续飞,很难落回地面,就变成了垃圾。
第二类是空间站运行时丢失的。
据记载,曾有垃圾袋、扳手、手套等物品被宇航员不小心扔到了太空,成为太空垃圾。当然,这类垃圾非常少,主要都是第一类。
太空垃圾目前有多少
据估计,目前存在于地球上空的太空垃圾约5万个,总质量约4500吨。
为什么这么关注太空垃圾
太空垃圾因其数量多,运行轨道多,发射卫星时,有被撞毁的危险。2009年,美国“铱星33”被已经报废的苏联“宇宙-2251”卫星撞毁。
除此之外,随着太空垃圾的日益增多,如果不及时清理,在未来某一天,地球上空有可能被太空垃圾占据。想象一下,地球上课布满太空垃圾,新发射的绕地卫星没有合适的运行轨道,新发射的太空探测器要冒着极大的危险才能穿过这个垃圾带,这对人类探索太空是巨大的障碍。
所以,必须从现在就给予太空垃圾足够的关注。
怎么回收太空垃圾
太空垃圾在太空时不好处理,但如果能让它落回地面,处理起来就很简单了。所以,回收太空垃圾,主要就是想办法把它们从太空“拉”下来。
具体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自己主动把自己“拉”下来,也就是卫星自己有动力系统、燃料,完成预定任务后,开启回收动力系统,给自己一个向地球方向的拉力,把自己“拉”下来。这种方式能使卫星迅速脱轨,但代价比较大。第二种是被动方式,卫星携带一些可缩放的设备,比如薄膜帆,完成预定任务后,打开这种设备,使绕地运行阻力增大,慢慢的降低速度,最后速度低于轨道速度,落回地面。这种方式相对难度低、成本低、适应范围广,但是回收时间比较长,不如主动的快。
我国在这方面的努力
作为世界大国,无论是为了世界未来,还是为了自己未来的太空发展,我国的航空研究也必须重视这方面的问题。
其实主动、被动两种回收技术,中国都已经掌握。今年7月,我国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主动回收的;今年9月,我国发射的金牛座纳星是用被动回收的,具体采用的是薄膜帆回收方式。薄膜帆采用微米级薄膜折叠收拢技术,收拢后基本不占用卫星太多空间,在需要时,可以自动打开。
是不是很骄傲!我国的航天科技已经步入世界前列,虽然没有引领潮流,但相信这一日不会远。
未来猜想
现在的太空垃圾回收,总的来说还停留在控制源头阶段,也就是说,只是努力不再增加新的太空垃圾,还没有到清理已有垃圾的阶段。但随着社会发展,在未来某个时期,人们肯定会设计一种航天器,用于清理以前遗留的垃圾。
八、太空垃圾怎么处理最快?
非接触式清除、机械式抓捕清除、绳 / 网 / 布柔性抓捕清除。
九、太空垃圾有什么危害?
在航天史上,太空垃圾已经造成了一些事故。虽然后果不严重,但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1983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与一块直径0.2毫米的涂料碎片相撞,导致舷窗划伤,只好提前返回地球。1986年,欧洲空间局的“阿丽亚娜”火箭进入轨道之后不久便爆炸,形成了564块约10厘米大小的残骸和2300块小碎片。这些垃圾后来直接造成两颗日本通信卫星失灵。1991年9月 15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与苏联的火箭残骸之间的距离一度仅为2.74千米。为避免可能的碰撞,地面指挥系统警告让航天飞机拉开与残骸的距离。 太空垃圾在太空中以6~7千米/秒的速度运行,航天器同样也在高速运动,它们之间相对速度可能达到10千米/秒。因此,很小的一块太空垃圾都足以给人造卫星或者载人飞船造成巨大损伤。一块质量10克的太空垃圾与人造卫星相撞,卫星会在瞬间被打穿或击毁。如果撞上的是载人飞船,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十、太空垃圾为何危害巨大?
太空垃圾危害知多少?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进军宇宙以来,人类已经发射了4千多次航天运载火箭。
据不完全统计,太空中现有直径大于10厘米的碎片9千多个,大于1.2厘米的有数十万个,而漆片和固体推进剂尘粒等微小颗粒可能数以百万计。不要小看这些太空垃圾,由于飞行速度极快(6-7公里/秒),它们都蕴藏着巨大的杀伤力,一块10克重的太空垃圾撞上卫星,相当于两辆小汽车以100公里的时速迎面相撞——卫星会在瞬间被打穿或击毁!试想,如果撞上的是载人宇宙飞船…… 而且人类对太空垃圾的飞行轨道无法控制,只能粗略地预测。这些垃圾就像高速公路上那些无人驾驶,随意乱开的汽车一样,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刹车,什么时候变线。它们是宇宙交通事故最大的潜在“肇事者”,对于宇航员和飞行器来说都是巨大的威胁。目前地球周围的宇宙空间还算开阔,太空垃圾在太空中发生碰撞的概率很小,但一旦撞上,就是毁灭性的。更令航天专家头疼的是“雪崩效应”——每一次撞击并不能让碎片互相湮灭,而是产生更多碎片,而每一个新的碎片又是一个新的碰撞危险源。如果有一天,等地球周围被这些太空垃圾挤满的时候,人类探索宇宙的道路该何去何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