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母演变?
水母雌雄异株,在胃囊附近有生殖腺。成熟的精子流入雌水母体内受精。受精卵发育成幼虫,离开母亲在水中游泳一段时间。幼虫在水中游泳后,沉入海底形成幼虫,成为水螅体。水螅体分成几个盘状幼虫,然后发育成水母成体。
二、竖心旁演变?
1 是一种古代汉字的发展演变,具体指的是在某些汉字的结构中,将“心”字置于竖形的左侧,形成新的汉字结构形式,称作竖心旁。2 这种演变的原因可以从多个角度解释,比如可能是为了强调某些汉字的内在含义,也可能是为了避免某些形状相似、易混淆的汉字出现。总的来说,体现了古代汉字在形式上的不断创新与变化。3 从内容延伸的角度来看,是古代汉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了解的历史与规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字的结构和意义,深化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三、汉字演变分为形体演变和什么?
汉字形体演变主要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个阶段。古文字包括小篆在内的之前的
汉字形体演变主要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汉字字形变化总的趋势是由繁到简,趋于规范性。
四、书法演变?
1、先秦书法
为学术界公认的中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
2、秦代书法
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
3、汉代书法
汉代分为西汉和东汉,两汉三百余年间,书法由籀篆变隶分,由隶分变为章草、真书、行书,至汉末,中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隶书是汉代普遍使用的书体。
4、魏晋书法
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是篆隶真行草诸体咸备俱臻完善的一代。汉隶定型化了迄今为止的方块汉字的基本形态。隶书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就孕育着真书(楷书),而行草书几乎是在隶书产生的同时就已经萌芽了。真书、行书、草书的定型是在魏晋二百年间。
5、南北朝书法
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进入北碑南帖时代。此时书法以魏碑最胜。魏碑,是北魏以及与北魏书风相近的南北朝碑志石刻书法的泛称,是汉代隶书向唐代楷书发展的过渡时期书法。
6、唐代书法
整个唐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
6、五代书法
分裂混乱的局面持续五十四年,其间兵戈迭起。书法艺术虽承唐末之余续,但因兵火战乱的影响,形成了凋落衰败的总趋向。
7、宋代书法
从公元960年至 1279年,三百多年间,书法发展比较缓慢。
8、元代书法
纵观元代书法,其成就大者还在真行草书方面。至于篆隶,虽有几位名家,但并不怎么出色。这种以真、行、草书为主流的书法,发展到了清代才得到改变。
9、明代书法
明代象宋代一样也是帖学大盛的一代。法帖篆刻十分活跃。整个明代书体以行楷居多,未能上溯秦汉北朝,篆、隶、八分及魏体作品几乎绝迹,而楷书皆以纤巧秀丽为美。
10、清代书法
是书法发展史上的又一个中兴期,上与大唐时代遥相呼应。清代的书法发展,按时间大致可分三段。早期(约顺治、康熙、雍正时)是明季书风的延续,属帖学期;中期(约乾隆、嘉庆、道光时),帖学由盛转衰,碑学逐渐兴起;晚期(约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时),是碑学的中兴期。
11、近代书法
在书坛走向多元化的今天,书法艺术升华到观念变革的高层次,这无疑是迈了一大步。书法现代性并不是简单地取决于书法艺术的形式、结构、线条等外在面貌,而是取决于内在精神的现代化。书法现代性的精神是指当代书法艺术所体现、传导的现代社会的价值趋向。
五、古字演变?
商朝甲骨文---西周铭文,金文---东周大篆---秦始皇时规定为小篆----汉隶----魏晋楷----唐宋朝代是行书-----元明清三个朝代是行楷,行草,草书
六、婚俗演变?
婚俗的变迁:
1.同姓不婚
同姓不婚即同一姓氏的男女不互相嫁娶,始于西周初期,是周民族实行族外婚时遗留下的规定。认识,予以禁止。宋、元、明、清也同唐朝一样,同姓为婚“乾杖而离之”。《明律例》与《清律例》规定说“同姓、同宗不婚”,表面规定两者皆禁止通婚。
2. 由一夫多妻制到一夫一妻制
在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民间一般是倡导一夫一妻制的,《周礼》载“一夫一妻者,乃在别男女,使内无怨妇,外无旷夫”,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夫多妻制逐渐在中国开始盛行,至到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的土地上确立了一夫一妻制。
3.由休妻到离婚
受儒家三从四德等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妇女一直遵从着“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的古训。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休妻的概念逐渐被离婚这样的概念所取代。单纯从字面理解就可以知道,这是一种平等的体现。
4、服饰的变化
七、金字演变?
金字的字形演变过程如下图:
金,汉语常用字,读作jīn,最早见于金文,金本义为赤金,即铜,引申为金属总称,后词义缩小指黄金。金在古代又作货币用,故又引申为货币。黄金在自然界储量稀少,故又指高贵、贵重之物等。
八、肉字形演变?
肉,甲骨文在"刀"的刀刃和刀背之间加一短横,表示要用刀来切割的东西。有的甲骨文隐去"刀"形。造字本义:屠夫用刀切成块的禽兽软组织,主要由骨骼肌和脂肪构成的可食用的软组织。
金文在甲骨文字形的基础上加一点,表示纹理。篆文将金文字形中表示纹理的一点写成平行的曲形,表示肌腱纹路。古人称剔除了皮肤、油脂动物的纤维组织为"肌"* ,称皮、肤、肌、脂合一的动物纤维组织为"肉"。
在篆文字形中"月"* 与"肉"几乎相同;在合体字中的"月字旁"通常表示的是"肉"而不是"月"。
九、生育口号演变?
随着祖国经济的发展,生育口号也跟着变化。以下是一些生育口号的变化:
1.一胎上环,二胎结扎
2.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
3.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义务
4.一对夫妇一个孩,少生优育为四化
5.贫困山区要致富,少生孩子多种树
6.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幸福一生
7.家庭子女多,小康会滑坡
8.计划生育是一项基本国策
9.计划生育无上光荣,奖扶政策温暖群众
10.同心同德把经济搞上去,群策群力把人口降下来
11.百年大计稳定人口增长,科学发展降低生育水平
12.国事家事计划生育头等事,少生优生幸福生活伴终生
13.响应国策夫妻双手共创业,少生优生伉俪二人齐致富
14.保持出生人口性别比平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5.男孩女孩都是宝,女儿更孝爹和娘
16.生男生女都一样,不然儿子没得对象
17.为了民族繁荣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请按自然规律生育。
十、旗袍的演变?
顺治年间(公元1644年),清世祖入关,定都北京,继而统一全国。随着政权的初步稳固,开始强制实行服制改革。至此传统服饰汉服几乎全被禁止穿戴,相传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汉服形制只被保留在汉族女子家居时的着装中。庆典场合不分男女都要着袍,各类袍服名目繁多,有朝袍、龙袍、蟒袍及常服袍等之分。
从字义解,旗袍泛指旗人(无论男女)所穿的长袍,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与后世的旗袍有着血缘关系,用作礼服的朝袍、蟒袍等习惯上己不归为“旗袍”的范畴。从顺治、嘉庆年间屡次颁布的禁令中,满族女子违禁仿效汉族妇女装束的风气之盛。至清后期,亦有汉族女子效仿满族装束的。满汉妇女服饰风格的悄相交融,使双方服饰的差别日益减小,遂成为旗袍流行全国的前奏。